■苏冰杰 本报记者 耿记安
“自从买了这辆比亚迪秦油电混合型汽车后,问题不断,三天两头到4S店送修。”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消费者任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有十几名比亚迪车主有相同的遭遇。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让车主们如此闹心呢?《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买了新车很闹心
任先生告诉记者,2016年4月底他前往深圳,在深圳金环怡4S店购买了自己关注已久的比亚迪秦2014款(BYD7150WTHEV2)油电混合型汽车。当纯电里程达到3000多公里时,任先生发现自己的爱车出现了“病症”——加大油门时,发动机会出现异响。4S店人员告诉任先生,如果整修需要更换发动机,轴承也要换。由于当时异响声音不是很大,任先生放弃了维修的念头。
好景不长,2016年10月,任先生的爱车“旧病复发”,而且比之前更严重了。任先生告诉记者,在纯电动模式下,车速保持在30千米/小时左右行驶时,加减油门车辆都会出现“顿挫”,同时发动机舱会发出“咣咣”的异响声,随着行驶里程增加,“顿挫”和异响声越来越大。任先生把车送至比亚迪授权服务店检测,结果为电机变速器总成有问题。更换变速器分总成后,该车在纯电动模式下里程增加3000多公里时,“顿挫”和异响再次出现。
令任先生闹心的是,爱车旧病未治又添新病。随着行驶里程数的增加,任先生发现车辆在充满电的情况下,采用纯电动模式只能续航40多公里。“当初买车的时候,比亚迪宣称可以充13度电,然而新车经供电局计量电表给车辆充电,充满只能充入10-11度电,用车不到两年只能充入8-9度电。比亚迪宣称车辆在纯电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到70公里,现在只能行驶40多公里。”任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投诉并非个例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了解,与任先生存在类似情况的,河南省内能取得联系的车主有11人。他们购买的都是比亚迪秦系2014款1.5T旗舰版,车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顿挫”和异响。有4名车主更换过变速器后问题依旧存在。有6人反映,车辆满电续航低于45公里。
三门峡市车主张先生告诉记者,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更换了两台变速器分成,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任先生称,全国各地不少比亚迪秦的车主都反映车辆存在此类问题,更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变速器故障失去动力,坏在路上。
比亚迪官方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秦采用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充电量为13kw/h,混动模式下系统90%使用纯电模式,综合工况行驶里程可达70公里。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多次拨打比亚迪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比亚迪工作人员表示,电池容量下降和出现异响等情况,属于技术专业问题,需要到当地授权店进行检测。对于车辆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不到70公里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纯电续航70公里是在综合工况下进行的测试数据,具体续航里程跟车辆行驶的路况、气候条件、驾驶情况、气温、载重、电器使用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建议车主联系厂家指定的授权点,并表示会将此情况反馈给公司相关部门。
任先生告诉记者,发现车辆有问题发生后,他曾让比亚迪授权服务店进行过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检测人员解释说出现异响可能是由于驾驶习惯等造成的。“如果只有一个人存在这种问题还能这样解释,但十几个人出现相同的问题,都是因为驾驶习惯吗?我不能接受这个解释。我跟4S店和厂商联系过多次,但始终没能得到一个合理解释。”任先生说。
●专家观点
涉嫌虚假宣传
4月13日,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秘书长赵记强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还存在制约,行业标准也不规范和统一。电池工业技术还在民用化的发展阶段。当前对于应用于汽车的电池容量的检测也不规范,电池有实电和虚电的区别,在转化之间会存在误差。比亚迪作为自主研发电池的汽车生产厂家,有自己的电池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至于比亚迪电池容量是否存在虚标,只能由国家权威的检测机构对电池容量进行检测才能知晓。但从车辆能充入13度电到后来的8-9度电,说明电池充电时的融电能力有变化,电池质量可能存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汽车的续航能力。
河南浩盈律师事务所律师葛瑞认为,车主反映的问题如果经鉴定机构检测后属实,那么比亚迪公司的宣传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规定,涉嫌虚假宣传。如果车主能够搜集到比亚迪厂家欺诈宣传的证据,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要求商家 “退一赔三”。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李汉生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省消协已经接到关于比亚迪秦系列车辆出现异响的投诉12起,厂商应该考虑对缺陷汽车实施召回,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汽车产品缺陷。目前,河南省消协已经和比亚迪河南机构多次沟通商谈,责成亚迪厂商针对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异响问题制定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事件进展,《中国消费者报》将继续关注。 (耿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