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虽然王思聪曾公开发表言论表示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的未来,并引起各方争论,但近段时间,共享充电宝还是成为了共享家族中的一支劲旅。那么,共享充电宝究竟是如何共享?人们又如何看待它?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共享充电各有特色
如今,好像没有什么是微信搞不定的,共享充电宝也是如此。记者在微信中搜索了目前大热的三家共享充电宝公众号:来电、街电和小电,并进行了关注。
这三个共享充电宝公众号分别代表了目前该领域三种不同的模式:来电代表的是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人和充电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比如从A地借充电宝到B地还。其主攻大场景大设备,包括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台设备可以放置几十个充电宝。
街电则是基于固定场所的移动共享,人在A点附近活动时,有借充电宝的需求,可以交付押金后从一个小型机柜里借出。主攻小型柜台,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
小电则完全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前两家都需要交纳100元押金,充电第一小时免费,超过时间则按照每小时1元钱收取。同时,这三家公众号都有显示附近网店的功能,这让想要体验新消费模式的记者方便了不少。
记者首先在北京工商大学附近搜索街电的经营网点,发现在其附近大粥锅店内有一家租借点。记者在该店的收银台上方看见了有着6个充电宝舱的小型充电宝机。在充电宝舱上方,有“扫描二维码关注街电,免费借还充电宝”的黑体小字。这行字的上方是蓝色的“街电”两个大字,两旁分别为支付宝和微信的扫描二维码。
上午9点54分,记者点击了借充电宝,扫码充值后,页面弹出选择ISO或安卓机的按钮,并提示称充电宝自带数据线。记者选择了安卓,机器的一个舱位缓缓推出了一个充电宝,充电宝正中间有一个绿色塑胶袋,打开后发现是根数据线。记者试了试,发现是旧版安卓接头,无法使用。于是使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数据线插上手机,发现充电速度很快,不到一分钟,手机电量就增加了1%,记者看到该充电宝上标有4900毫安的字样。11点05分,记者点击“还充电宝”,机器一个舱位指示灯闪烁,记者按照要求将充电宝充电接头向内推进舱位。由于超时11分钟,所以收取了1元充电费。记者随后要求退还押金,页面显示,押金将在1-3个工作日内退还,但是很快,记者的微信钱包里就显示押金已退还。
来电和小电的充电体验,记者都在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完成。来电公众号显示,其在世纪金源有多个借还网店。记者选择了位于“B1层童兜百货旁边”的网店。记者由购物中心西侧燕莎商城门进入童兜百货东侧,发现上述指示非常不明确,于是只能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当记者走到童兜百货的西侧时,一抬眼,竟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机器矗立在眼前,不禁有些许的惊喜。
这个机器上共有30个舱位。机器上方显示屏上有着一黄一蓝硕大的“借”和“还”两个字。旁边是借还方法及费用介绍。屏幕上方的指示牌显示,这台机器不仅可以租充电宝,还售卖数据线,一根数据线10元,首次成功租借充电宝还可以得到五折购线券一张。记者点击了“借”字,并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由于记者芝麻分在600分以上,可以享受免押金租借待遇,否则就需要交纳100元押金。来电充电宝的电量是5200毫安。大约20分钟后,记者归还了充电宝。
小电在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有两个网点,都在五层。记者进入了妙巴黎越南餐厅,在餐厅里扫了一圈,没有找到,于是向收银台服务员询问,服务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充电宝,上面自带三个接头,以便适应不同的接口需求。与共享单车类似,点击屏幕下方扫码充电绿色按钮,付款后插上数据线就可以充电了。充电宝电量高达16000毫安。餐厅共有四个充电宝,当时有两台正在使用,记者在其中一台上扫码付款1元后开始充电,5分钟后拔下了插头离开。
满足应急充电需求
“我觉得还是挺方便的。”在北京世纪金源童兜百货来电网点,同是来租借充电宝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由于业务繁忙,所以平时他都会随身携带数据线和充电宝,车上也有充电线。但是今天他下班后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出来上课,到了后才发现手机电量已经很低,可是又没有带充电宝。情急之下,想起来有朋友介绍过这种共享充电宝,搜到后就赶过来了。
消费者王女士则告诉记者,现在如果手机没电甚至关机,心里就会觉得没着没落的。以前她使用过固定式的手机充电桩,20分钟1元钱,比这个贵。有了这种移动式的充电宝,方便不少。
在北京工商大学街电大粥锅充电网点,柜台服务员介绍说,以前顾客就餐时,如果有充电需求,店里都会尽量满足,不过前提是顾客自带了充电器和数据线。而且由于店内插座数量也有限,如果要求充电的人出现得比较集中,就只能对顾客说抱歉了,有了这台机器后就方便多了。“现在每次到饭点,基本都会有人来租充电宝。”服务员说,不过由于第一小时免费,这个充电宝充电速度又比较快,所以也有不少人是不需要交费的。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曾表示,来电科技的充电宝平均每台每天被借出0.7至0.8次。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此并不看好。“现在手机电池容量都挺大的,坚持一两天没什么问题,我觉得不需要。”消费者刘女士这样表示。
充电安全须有保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充电的费用,消费者普遍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1元钱连根冰棍都买不了”。但是充电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名牌手机都有过充电爆炸的事件发生,这种充电宝不知道会不会哪天也爆炸了。”消费者朱女士表示,充电宝自燃或者爆炸的报道以前也有过,这种公用的充电宝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的人也很杂,难免有人不小心磕了碰了,这些都会降低充电宝的安全系数。所以她自己很少会使用这种共享产品。
消费者雷先生则关心的是数据的安全。央视就曾经曝光过有充电宝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盗取手机信息。还有一类充电宝可以变身成为监听设备,或者内置WiFi,将手机数据直接发回后台。“毕竟充电宝是要和手机相连的。”雷先生表示,以前一些商场,火车站、机场就有固定式充电设施,有些还是免费的,但是不时会有数据泄露的问题爆出。现在手机里不仅仅有联系人等信息数据,还是自己的一个移动钱包,如果由此数据被盗,损失就大了。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