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心“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元凶
作者:孟刚
图片


    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孟刚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和中国卒中学会近日共同宣布,今年5月为我国的第二个“胆固醇月”,今年的主题是“生死时速,当心梗脑梗发生时”。专家表示,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因素。其中,“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发病的元凶,所以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坏”胆固醇的控制。
“坏”胆固醇指标异常危害大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2015》的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已达2.9亿人,同时该疾病占所有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首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表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胆固醇指标异常。另据研究结果,我国冠心病死亡率的上升,也是由于胆固醇指标异常所致。胆固醇指标异常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进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专家介绍,胆固醇分为两种:一是高密度胆固醇;二是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后者的指标若偏高,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通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在每单位140毫克至199毫克为正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人体心、脑、肾等器官的血管是互相联通的,如果把血管比作河流,那么血液就是流动的河水,低密度胆固醇就是河里的泥沙。如果泥沙太多,河道就会被堵住,导致水流不畅。同理,如果低密度胆固醇指标过高,则血液流动速度就会减慢,甚至不流动形成血块,从而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坏”胆固醇指标异常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当“坏”胆固醇增多时,血液就会变得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进而逐渐堵塞血管。一旦斑块破裂或脱落,就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进而危及生命。
70%“坏”胆固醇由人体自身合成
  长期以来,人们对胆固醇指标异常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觉得这是因为饮食不健康所致,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每天吃超过一个鸡蛋,胆固醇就会升高”。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据王拥军介绍,大部分普通人对胆固醇的合成机制不太了解。事实上,约有70%的“坏”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持续进行的。
  有关专家表示,血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食物中摄取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但这部分不是胆固醇增高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人体自身生成的,即内源性胆固醇、内源性甘油三酯,是从肝脏、小肠生成的胆固醇。这种生成无论是否摄入相关物质,都会产生,比如有些人从来不吃肉,但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指标还是偏高,原因就是其自身生成的胆固醇比较多。
  除此之外,导致“坏”胆固醇升高的因素还包括吸烟、肥胖、年龄增加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治疗心梗贵在赢得抢救时间
  心梗是冠心病中最严重、最致命的一种。霍勇表示:“虽然我国治疗心梗的技术水平日益提升,但目前心梗患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改善,许多患者还未来得及接受抢救就离开了人世。这是因为,心梗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疾病,只要过了4—6小时抢救黄金期就难以救治。”
  另据霍勇介绍,如果患者出现突发性心脏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仍不能缓解,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心梗。此时,千万不要等待,应立即拨打120,争取抢救时间。
  王拥军表示,脑梗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中风,该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三大特点。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脑梗患者超过100万人,其中不仅有老年人,也有中青年人。对于脑梗,要记住2个“120”:第一个是脑梗的识别,即看1张脸,看2只胳膊,0(聆)听语言,因为90%以上脑梗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两只胳膊平举,一侧无力下垂,语言不清甚至无法说话等症状;第二个“120”是脑梗发作后,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就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他汀”类降脂药疗效好
  心梗、脑梗疾病十分危险,一旦患病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患者和大众应重视对血脂的检测和对胆固醇的管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预防心梗、脑梗疾病的发生。
  霍勇表示,健康人群和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人群和心梗患者人群所对应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值存在差别。普通的血脂化验单只显示健康人群的“坏”胆固醇目标值,而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脑梗患者都属于“非健康人群”,所以他们的这项指标值应该更低。
  王拥军强调,心梗、脑梗患者应坚持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对于冠心病、脑梗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其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而化验单上的结果仅表示胆固醇水平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了,不代表风险消失。此时若不坚持服药,随着“坏”胆固醇的持续合成、累积,斑块还会出现,进而再次危害心脑血管。
  据王拥军介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他汀”类降脂药对预防脑血管病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遗憾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较低,仅有1.7%。因此他建议,心脑血管病医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患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对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预防心梗、脑梗病发作和复发。
  普通人如何知晓自己的胆固醇情况?对此,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表示,可通过定期检查血脂的方式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胆固醇水平,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具体来说,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一旦发现血脂异常,应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如何控制“坏”胆固醇指标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范“坏”胆固醇指标异常,应保证均衡饮食,戒烟,适度运动,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
  在饮食方面,应少吃“红肉”、动物脑或内脏,以及油炸食物;尽可能减少摄入点心、面包、蛋糕、奶茶、咖啡伴侣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因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
  在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慢跑、健走等,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若不能保证完整的30分钟锻炼时间,也可拆成每次10分钟,分3次完成。
  对于胆固醇指标异常的人而言,只靠少吃多运动是不能让指标恢复正常的,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孟刚)
设立“胆固醇月”的意义
    五月的英文是“May”,来自罗马神话中一位名叫玛雅的女神,她司管春天和生命。将“胆固醇月”定在五月,是表达一年之际在于春,生命的质量在于预防的美好寓意,呼吁更多人关注对“坏”胆固醇的管理和监测,预防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
(孟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健康·休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心“坏”胆固醇是心梗脑梗元凶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