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想跟微信说再见
作者:武晓莉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从头天上午开始,小娟就一直在微信上“补课”,她要尽快看完3天的微信“小红点(留言提醒)”和刷完3天的朋友圈,并选择必须回复的尽快回复。
  小娟是北京的一个公关人,她刚刚完成了一个实验:离开微信3天。这3天,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看清楚了微信在生活中的定位,并且下定决心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微信已经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很多人由于深受微信成瘾的困扰,也像小娟一样,开始尝试不被智能手机绑架,试着做自己的主宰。
为什么想远离微信
  小娟说:“其实说有什么特别理由也谈不上,只是忽然有天觉得微信已经占据了我太多时间,以至于扔下手机我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然后我想到去银川镇北堡时,挂在黄土墙上的行为艺术——那是一个个稀奇古怪的‘人’,各种姿势,象征对手机、网络的沉迷。就觉得我们已经被手机夺去了生活,于是有了戒掉的念头,也真正试着去做了。”“现在的智能机尤其是微信,实在是太影响日常生活了。抬头几分钟,就不由自主地要低头看一眼,生怕丢了什么信息、通知啥的,但实际上并不是。”21世纪报系副总经理戴远程说,“我用红机的主要原因还是想尽可能地远离微信,使自己的时间不再碎片化,能够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些自己爱好的事情。另一个原因是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都太短了,电池很快就耗完,老要充电,出个门反而很麻烦。”
  作为一个媒体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戴远程的微信通讯录差不多有3000多人。这些人分属于很多的工作群、业余爱好群和家人的群,平时也是千头万绪。如果都回应的话,确实是很大的负担。戴远程远离微信的方式不是直接戒掉朋友圈,而是另外使用了一部红色的诺基亚非智能手机,能上微信的苹果手机则被他设定为固定时间打开。他的初衷和小娟不一样,他并非要做一个实验,而是实实在在地准备就这样用“双枪”的方式避免做微信的“奴隶”。“我觉得接电话有时候给人压迫感,而微信好像有个缓冲。”北京的刘女士对记者说,“人们会觉得微信上瘾,是因为这是一种弱联系,给人以空间和掌控感。此外,也是满足需要存在感、认同感这类人的基本需求。但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时,就又会有一种不自由感,想逃离。”
  加拿大的crazybal深受微信困扰,她写道:“如此看来,只有2月在看书近乎闭关的日子才算过得安稳。既然这样,从今天开始,除了livestreaming非得上微信的事,就不上来了。有事e-mail,每周回一到两次,周六必回,另外再有哪一天回,待定。”
离开微信感受了什么
  “最大的感受是时间多了。”小娟说,因为时间好像忽然多出来,而做了好几件以前想做而没做的事情:和一直忙碌的闺蜜及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见面聊天,开拓了思路,丰富了彼此。全程打电话相约,感受“真爱”;读了一本一直想读的书的三分之一,在语言学习上开发了新路径,希望能有好的开始并坚持下去;有时间去关心朋友,想了好久要送朋友的小惊喜一一落实了;听了一次课,尽管收获不是特别大,但借此机会刷新了职业生涯中的某块弱项。
  戴远程在朋友圈写道:“用红机大概5个多月了,我觉得挣回来的时间比过去多了,完整地看完一本书或者集中精力30分钟不看微信的次数多了。”
(下转4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想跟微信说再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