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消协公布的《部分商品线上线下质量、价格调查报告》显示——
同款商品网上越便宜越容易出质量问题
作者:任震宇
图片


    图:采购样本不同价格差出现质量问题比率图
■本报记者 任震宇
  同一品牌、型号的商品,线上价格总比线下实体店的要便宜,那么它们的质量是否一样呢?这是不少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部分商品线上线下质量、价格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同个型号商品线下样本价格明显高于线上样本价格,而且线下样品与线上样品价格差越大,线上样品越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5对样品线上线下质量不一致
  本次调查的62对124个样本均来源于大中型商场超市和大型电商平台,绝大多数线上样本宣称与商场同个型号,样本品牌均属于消费者日常消费中较为熟悉的品牌,涉及食品、厨房用品、日化用品、服装类产品、化妆品、电子产品、婴幼儿产品等7类商品。其中,线上样本62个,涉及天猫商城、京东商品、淘宝网、1号店、苏宁易购、聚美优品等6家购物网站;线下样本62个,分别在家乐福超市(北京中关村店)、沃尔玛超市(北京亦庄开发区的山姆会员店)、广州天河城百货、麦德龙(上海广粤路店)等大型购物中心及超市采集。
  本次调查分别委托中国检科院综合检测中心、京检颐和北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进行。
  在被检测的62对样本中,共有5对样本部分指标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其中包括4对服装样本和1对化妆品样本。本次调查共涉及线上线下同个型号样本60对,存在被检测指标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样本有3对;其余2对样本为线上线下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均存在被检测指标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情况。
价格差越大线上样品越容易出问题
  从样本价格差看,线上与线下采购价格差在30%以上的样本有16对,其中被检测指标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样本有3对;线上与线下采购价格差在11%-30%之间的样本有24对,其中被检测指标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样本有2对;线上与线下采购价格相差不超过10%的样本有22对,没有发现被检测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情况。
  从价格对质量的影响看,线上线下价格差越大,线上样本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越大。检测出质量问题的5对8个样本中,3对样本线上与线下采购价格差在30%以上。
少数样品标识、性能等项目不达标
  在被检测指标不符合标准的样本中,主要问题是个别样品出现标识(纤维含量与说明不符、标识不符合标准)、性能(起球指标不符合标准、顶破强度指标不符合标准、透气率指标不符合标准)等质量问题。
  在标识要求方面,部分被检测指标不符合标准的5对8个样本中,共有2对3个样本存在纤维含量与说明不符情况;3对3个样本检测出标识不符合标准。
  在性能要求方面,2对2个样本检测出起球指标低于企业明示标准;1对2个样本检测出透气率不符合标准要求;1对2个样本检测出顶破强度指标不符合标准。
  此外,根据调查检测结果,有1对2个样本检测出污染物铅含量超出标准要求;1对1个样本检测出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不符合标准。
●建议
电商平台应严把商品信息关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少数线上、线下渠道销售的商品均存在质量问题;部分电商平台对商品信息把关不严,一些严重误导消费的信息通过平台传递给消费者;部分平台涉嫌刷信用、刷评价等情况;网上商品质量宣传与实际购买商品质量差距较大。中消协指出,这表明部分经营者质量意识淡薄,在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消协希望,无论是线下生产经营,还是线上销售宣传,广大经营者都应当恪守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原则,本着对企业品牌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视产品质量为生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生产和销售,杜绝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商品流入市场。另外,广大电商平台要对平台商品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品牌企业或平台商家完善质量监测机制,确保面向消费者的信息科学有据、真实可靠。同时,要尊重消费者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后的真实评价,不刷单、不炒信,做好消费评价信息的归集和挖掘,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消费参考信息。 (任震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要闻·比较试验】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同款商品网上越便宜越容易出质量问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