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成本问题以及健康问题,食品当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以糖精、木糖醇、安赛蜜、甜菊糖苷等为主,包括备受争议的阿斯巴甜。添加成分是否安全?对我们的健康是否毫无影响?如果不能消除争议,那么从生活方式上,从消费选择上——
王小月制图
■选题:消费选择能否摆脱“甜蜜的诱惑”
■策划:新消费周刊
■调查/执笔:王小月
“新上市的饮料我都会买来尝鲜。”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吴雪说道,“购买饮料时,我更看重口味,对成分表没有太多关注。”
饮料是很多消费者在炎炎夏日必须的解暑消费品,确实,酷热难耐时,一瓶冰镇甜饮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但是,当消费者在享受甜味口感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会花时间仔细研读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
虽然现在我们的健康知识都在告诉我们,糖含量过高不好,但是似乎没有人会拒绝一瓶饮料“甜蜜的诱惑”。
“甜蜜的诱惑”背后,最天然的选择,当然应该是蔗糖。然而,鉴于蔗糖的成本问题,如今食品工业当中的“甜味”更多来源于甜味剂,比如木糖醇,比如阿斯巴甜。
不过,从出现第一天开始,围绕阿斯巴甜似乎就一直话题不断。从成本角度,从健康角度,它是不是蔗糖的最佳替代品?关于阿斯巴甜的种种传言是否属实?
其实,我们更关注,不管是蔗糖,还是阿斯巴甜,我们能不能远离这些“甜蜜的诱惑”?
阿斯巴甜离我们有多远
在众多甜味剂中,阿斯巴甜无疑是争议最大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将阿斯巴甜描述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认为它的安全性毋庸置疑。然而同时关于阿斯巴甜导致大鼠致癌、刺激神经系统的声音此起彼伏,科学界对于阿斯巴甜安全性及危害各执一词,普通消费者一时也难辨真伪。
《中国消费者报》走访北京多家超市时发现,阿斯巴甜在碳酸饮料中占比较大,零度可口可乐、雪碧零卡等均含有阿斯巴甜。少量果汁饮料如黑卡6小时、生榨芒果汁、华旗山楂果汁等含有阿斯巴甜。随机调查的近50种饮料中,阿斯巴甜占比约七分之一。
阿斯巴甜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中,便利店及超市常见的清至、好丽友、炫迈、益达等品牌的无糖口香糖中都添加了阿斯巴甜。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接受《中国消费者报》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用量是有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在欧美的企业。随着消费者大健康意识的崛起,甜味剂和添加剂都逐渐趋向于自然,向低热量、低甜味发展。”
由于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加热后稳定性较差,一经加热就会失去甜味,所以很少用在烘焙食品中。
据《中国消费者报》调查,饮料中添加的甜味剂不止一种,上述含有阿斯巴甜的饮料,同时还添加了安赛蜜或甜菊糖苷。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杨桢解释说,“单一的阿斯巴甜口感不佳,添加多种甜味剂也是为了在口感上更接近蔗糖的味道,便于消费者更好的接受。”
阿斯巴甜的前世今生
52年前,美国化学家詹姆斯·M·施莱特在研究溃疡类药物时,无意舔到手指,意外发现了阿斯巴甜。
与发明家相比,普通消费者就显得谨小慎微,对于被打上人工合成标签的新生产物,消费者总是充满了敬畏、怀疑甚至是抵触。
阿斯巴甜虽然被广泛应用,但是围绕它的各种争议,阴谋论、利益绑架说一直不绝于耳。自上世纪70年代起,陆续有报告说阿斯巴甜具有动物毒性作用,可使动物脑瘤发病率升高。
国际上对阿斯巴甜的争议比较大,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发布过阿斯巴甜在人体内可能造成的88种症状:从抑郁症、帕金森到癫痫等。
自1988年起,世界各地不少航空安全报刊先后发出警告,呼吁机师不宜飞行前食用阿斯巴甜。
1992年,美国空军警告自己的飞行员,在食用过阿斯巴甜后不得执行飞行任务。
2015年,美国百事公司曾上演了一出健怡可乐在美国本土市场停止使用阿斯巴甜,一年后又恢复使用的“闹剧”。不论这是百事公司的冒险营销还是面对美国消费者对阿斯巴甜不“买单”所采取的对策,这一行为确实触动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将阿斯巴甜再度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热议。
阿斯巴甜真的安全吗?
健怡可乐的经历并非个例,阿斯巴甜乃至甜味剂为什么遭到美国消费者的强烈排斥?
杨桢给出这样一个结论:蔗糖在美国的售价很低,本土企业在食品中加入了大量蔗糖,长期摄入导致美国人对“甜”的耐受程度较高。长此以往,美国消费者血压、血糖增高,糖尿病、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也接踵而至。食品工业无以为继,所以逐渐发明了蔗糖的替代品。然而事与愿违,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美国消费者的体重、血压值更胜以往。应该说,甜味剂的使用是导致美国消费者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
美国医学协会(JAMA)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成年男性及女性的肥胖率估计分别为 32.2%和35.5%。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从2008年的25.5%上升至2011年的26.1%。肥胖问题在美国每年造成约十万至四十万人死亡。
由于阿斯巴甜比普通的糖甜约200倍,同时比蔗糖含有较少的热量。因其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受到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的追捧。甚至在网上有不少人认为,阿斯巴甜等代糖是减肥时期理想的代替品,因为减少糖的摄入可以避免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美国某癌症协会对8000名妇女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体重增加的女性中,食用人造甜味剂的女性所增长的体重大于未曾食用的女性。”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化学合成物影响了人体荷尔蒙含量,削弱了我们自身的体重调控系统,减缓了新陈代谢,却增进了食欲。
杨桢对阿斯巴甜能减肥的说法给予了明确否定。
对于网络上热议孕妇能否摄入阿斯巴甜的话题,杨桢表示,这点是存在争议的,对于孕妇来讲还是少摄入为好。
据悉,英国众议院议员曾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提起议案,建议含阿斯巴甜的食品下架。同样,国内也有不少关于阿斯巴甜的争议,但是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数据来表明它的危害及安全性。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朱丹蓬表达了对未来的畅想,希望各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或者限制性的东西,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将是一个福音。
我们应该怎样认知阿斯巴甜
美国FDA、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世卫组织等一些权威机构都为阿斯巴甜开具了“安全证明”,经过多次试验,确定阿斯巴甜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是每公斤50毫克。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阿斯巴甜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一边是各国民间人士及网络上流传着关于阿斯巴甜危害的相关言论,一边是专家及权威组织针对阿斯巴甜的“辟谣”。面对这些冲突与矛盾,消费者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仍存在着诸多疑虑。
阿斯巴甜在人体内迅速代谢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对这三种物质没有科学认知的非专业人士,初次接触,一定不知所云。
为此,杨桢就三种物质各自的影响给出了详细解释。“天冬氨酸浓度高会刺激影响到神经系统;苯丙氨酸虽然是氨基酸,但是在单独存在的形态下,会导致抽搐、痉挛,对大脑有影响;甲醇的危害是最大的,无良商家售卖假酒的主要成分就是甲醇,严重时会导致失明,严重破坏呼吸系统。甲醇在体内代谢为甲醛,醛类对肝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会有影响。”杨桢介绍,阿斯巴甜进入食品领域后,关于它正面、负面的争议很多,其中负面报告不少于100份。“对于阿斯巴甜,最重要的是摄入的数量和频率,要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摄入,‘不说数量都是不负责任的’。”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砒霜是毒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药用价值。所以不管摄入何物,始终要控制一个科学的量。”
左小霞指出,“阿斯巴甜的代谢会带来身体上的负担,所以还是越少摄入越好。”她认为,饮料中不只是阿斯巴甜,其中包含的色素、香精一定程度上讲都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建议消费者还是应该多喝水、鲜榨果汁、豆浆等健康饮品。
未来应该会有更健康的饮品
目前整个饮料市场上,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碳酸饮料市场则出现了萎缩。随着消费升级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化也被提上“日程”,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也不应该仅仅是凭借个人的简单好恶,更需要科学认知。
阿斯巴甜不属于营养素,也不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毫无营养可言,它的作用仅是提高饮料口感。几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由于阿斯巴甜成本相对低,企业仍然坚持使用阿斯巴甜,更多是出于成本考虑。
朱丹蓬表示,“阿斯巴甜的使用要分阶段,有些阶段必须去用。2017年,随着大健康意识的崛起和科技水平的发达,如果有更好的替代品就要去使用。”
杨桢从饮料市场的发展角度分析认为,“无数有识之士都在提出控制高糖饮料,有人称食品行业比烟酒行业要糟糕得多。所以,甜味剂的摄入一定是要有上限的,决不能放任自流。”
如果将专家的话做一简单归纳,或许应该是,饮料市场的发展、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健康化势在必行。
以现在的认知,未来,或许我们可以拒绝“甜蜜的诱惑”,走到零甜味添加的时代。那样,是不是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