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尚处在1.0阶段
作者:赵冰涛


  由金融时报社、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联合数联铭品、普益标准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的《2017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暨中国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展望》(以下简称《白皮书》)日前正式发布。《白皮书》认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现阶段基本还处于1.0初级发展模式,尽管降低了客户信息搜索成本和交易的时间成本,但并没有创造出更好的财富管理服务价值,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服务。
  《白皮书》将互联网财富管理领域主要参与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互联网大型电商,这些企业在互联网电商方面具有巨大的用户数和流量优势。第二类主要参与者是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等)O2O模式转型和探索。第三类主要参与者是业务升级和转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此类机构从提供单一资产的理财服务逐渐成为提供多元化的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平台。第四类主要参与者为非金融实业企业所新设立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此类机构的特点是有巨大的线下客户群体及优质客户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充足的资产端供给和供应链融资需求。
  《白皮书》指出,从100家互联网财富管理前沿平台的产品丰富度来看,大多数平台在产品类型和服务方面,未能满足真正意义上“一站式财富管理”的需求。公募基金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如各种T+0“宝”类理财产品)、保险产品是这些管理平台提供的相对最多的三种财富管理产品类型。《白皮书》分析认为,经济发展、财富累积等因素将对中国财富管理整体行业规模持续扩张提供有力的支撑,产品应用场景创新、金融科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财富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提升,将促进互联网财富管理可覆盖的细分客群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最新的“风口”行业,预计仍将有更多有实力的参与者进入。尽管先行者具有业务规模和网络效应的优势,但整个行业短期内仍较难形成具有市场统治力的行业“寡头”,蓝海市场机遇较多。
  对于行业的未来发展,《白皮书》作出了如下展望:行业监管体系将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行业结构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相关金融牌照的争夺将进一步白热化;金融科技将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衍生的O2O协同发展模式或将成为行业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模式。
  “我国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历史机遇。希望行业监管体系能更加明晰和完善,在市场的准入、运营监管、投资者权益保护、行业统计等方面不断规范和成熟;更完善的监管措施也有利于实现行业正常的优胜劣汰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白皮书》最后做出如是总结。 (赵冰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尚处在1.0阶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