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有计划地迈出了“走出去”步伐,正在吹响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在中国车企扬帆出海的过程中,应制定怎样的战略规划和“行进线路图”?
图:新车质量趋势-自主品牌对比国际品牌
数据来源:J.D.Power
截至2016年,中国已连续第8年稳居全球汽车市场头把交椅,在国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企业也面临着国内竞争白热化、产能过剩等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之下,部分中国车企有计划地迈出了“走出去”步伐,正在吹响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在中国车企扬帆出海的过程中,应制定怎样的战略规划和“行进线路图”?如何吸取日韩车企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品牌向世界品牌的蜕变之路还有多远?近日,J.D.Power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inbarrO’Nei访问中国,与相关企业、媒体和行业协会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如果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接轨称作自主品牌发展的1.0阶段,那么,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很快就将迎来更为激动人心的2.0阶段——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跻身世界级汽车品牌之林。J.D.Power预计,未来10年内,将有一至两家中国车企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领导者。
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802.8万辆,但出口仅70.8万辆,相比之下,全球汽车销量为8424万辆,中国汽车的销量与出口量形成了巨大反差。面对每年近6000万辆的巨大国际汽车市场,中国车企尚未涉足,海外市场潜力极大。自主品牌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探索国际化发展之路。
任何汽车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质量一定是摆在首位的。若想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中国车企一定要放眼全球,以全球质量和服务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除此以外,对计划“逐鹿”国际市场的中国车企,J.D.Power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充分意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不尽相同。中国车企进军海外的过程中,必须对海外消费者有充分了解,意识到海外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在期待、喜好、习惯、行为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比方说,J.D.Power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喜欢隆重的交车仪式,而欧美消费者只希望交付过程更高效,能越快拿到车越好。如果要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品牌必须敏锐把握不同市场的趋势和变化,提供差异化服务。
其次,“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如果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就超出了欧美消费者的预期,让他们觉得中国车企代表了未来趋势,这会对品牌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这就意味着,品牌需要牢牢把握珍贵的“亮相时间”,在产品质量、外形、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令人惊艳的表现。
第三,在本土市场进行颠覆性创新尝试,再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国际市场。不要只是成为一个新市场的另一家汽车厂商而已,而是要立志成为这个新市场中某一领域的领导者。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共享出行等方面都很有潜力,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导者。中国市场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中国车企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内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尝试,然后把成功经验带到海外市场,以一个创新者的姿态展现自己。 (庄清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