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争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工作纪实
■刘幸福 本报记者 周余涛
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市场管理的具体要求,把打假治劣和公共服务行业专项执法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认识,摆到优化营商环境生产力、打造西安工商铁军的高度来落实推进,推动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深化,实现了从工商部门“单打独斗”向多部门“协同整治”、从解决突出问题到完善长效机制、从打假治劣到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三个拓展”,“不敢违”的态势初步形成,“不能违”“不想违”的效应已开始显现。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不断开创规范市场秩序新局面
“作为负责市场主体准入和市场监管的职能部门,我们更应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市追赶超越大局,以实干抓机遇、以实干促发展、以实干解难题,把打造工商铁军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实、抓牢、抓出效果,在追赶超越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西安市工商局长陈吉利在打造工商铁军动员会上强调说。
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市工商局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将西安市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并抽调人员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全市的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同时,市工商局作为市场秩序整治行动打假治劣工作小组的牵头单位,及时与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公安局共同会签下发打假行动方案,构建了生产、流通领域全覆盖,部门之间无缝对接的打假治劣新局面。
自打假治劣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安市工商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督导检查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全市工商系统2000多名干部放弃休息开展打假治劣专项整治活动,市局局长陈吉利、副局长任乃孝带领相关处室人员先后来到长安路省体育用品市场、长乐路康复路交易市场、华清路西北五金机电工具建材批发市场,查看市场鞋帽、服装、生活用品、电线电缆等商品的质量、标识标签、检测报告、进货渠道等方面的情况,并就打假治劣法律法规、方法措施等问题和执法人员、经销商深入探讨交流。
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不断提升规范市场秩序新成效
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以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型材产品、电气设备等商品为检查重点,由经营者和检查人员落实“双签字”,组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工作13次,抽检商品840余批次。
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围绕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广播电视等重点行业,制定整治方案、督促企业自查、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了西安市某供电公司滥收费用、某区天然气公司强制安装燃气报警器等18件公用企业违法案件,使群众利益得到了保护,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实施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重点区域重点监控、重点工作重点推进,将全市市场划分为23个重点区域、116个重点市场,找准问题高发区域、摸清问题高发行业、锁定问题高发商品,实施精准打击。
陈吉利局长对记者说,现在 我们对工商所的干部提出了具体严格要求,工商干部必须熟悉自己辖区内的每个经营户的情况,对经营产品了如指掌,否则就是失职,就要追责。事实上,陈吉利局长也是常常到基层当面询问考核,对回答不上问题的干部当面提出批评。现在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了学法律、钻业务的好风气。
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工商监管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打击效能。截至目前共查办违法案件2068件,查获问题商品5万多件,净化了全市的市场环境。
全力以赴、多措并举,逐步建立规范市场秩序新常态
为改变“一查就藏,一走就露”的被动局面,市工商局坚持边打击、边总结、边提升。在康复路等60多个市场,推行“场长制”“品牌监督部”“十户一长”,建立工商部门、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三方联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全方位管控体系,省工商局王吉德局长在西安市调研督导时给予充分肯定;针对“会议营销”、明胜街等监管难题,整合执法力量,驻场管理、错时打击,消除监管盲区和空白。
官厅新村一直是无照经营“重灾区”,打了死,死了又活,对此西安市工商局采取了“打、疏、服、教”原则,联合公安、行业商会进行整治规范,下大力开展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涉及生产环节的违法行为,抄告配合质监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安抚疏导恐慌心理,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召集村委会、行业协会及经营户代表共同调研、约谈,缓解村民和经营者的对抗和恐慌情绪;提升服务办事效能,采取审核合一、集中办理、现场办公的方式,为经营户现场办理营业执照;加大法规政策宣教,张贴、发放宣传彩页,开展上门宣传,引导经营户合法经营。
现在,官厅村已进入合法、正常经营的轨道。
着眼长效、突破创新,逐步构建打假治劣新机制
运用网络大数据,实施“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强化智慧监管,建成“一库三平台六系统”工商数字智能分析系统,汇集数据585万条,与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市政府和市法院等20多家单位实现互联共享。牵头完善广告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6家增至13家。
11月16日,西安市工商局局长陈吉利前往莲湖区海纳汽配市场和国亨食品批发市场,督导检查汽车配件和酒类市场专项整治推进情况。陈局长强调,要认真落实工商部门、市场开办方、经营户三级责任,重拳清理假冒伪劣商品,切实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陈局长随机抽查了4家汽车配件、两家酒类经营户,详细检查了商户的进货渠道、经营者主体资质,以及各项消费维权制度的建立情况和消费投诉登记台帐落实情况。在黄达糖酒经销部,当得知法人是莲湖区个协副会长时,陈吉利局长还向其讲解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叮嘱他要组织广大经营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利用商标支撑作用,用品牌赢得市场。
加强宣传、强化氛围,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新局面
为了更好地打响市场整治声势,不断提高打击的影响力,西安市工商局主动邀请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等官方新闻媒体参与执法打假工作现场采访。
以创建放心消费工作为契机,协调全市30个成员单位,结成打假治劣、优化营商环境“统一战线”,发挥12315投诉举报中心、市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作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1万多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92万多元。针对虚假违法广告高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与省广播电视台、市地税局、烟草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广告等相关产业发展。
通过媒体渠道广泛报道打假案例、发布打假公告、公布打假工作重点、举报渠道和联系方式;结合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和“天天3·15”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打假公告,在人流密集处人行天桥悬挂横幅3处,制作230组灯杆旗,利用全市1.2万多辆出租车顶灯及各个市场、商场、超市、社区LED显示屏等渠道,广泛宣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展示工商机关打假成果,震慑违法犯罪,提升社会关注度和公信力,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连续10个月的整治工作,广大执法人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连续奋战,加班加点、主动作为,使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点赞,媒体关注,省工商局通报表彰。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市场7650个次,经营户19万余户次,出动执法人员5万多人次,车辆1万多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