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23届冬奥会上,现代汽车抓紧时间“蹭热点”,以氢燃料电动车进入公众视线。而对于更多在售车型,实力提升却似仍然无解。
■本报记者 吴博峰
距离北京近1600公里以外的韩国平昌,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刚刚熄灭。
与往届冬奥盛会不同,本次平昌冬奥会除了常规比赛项目外,还融入了很多超出体育领域、以科技为主题的元素。
其中,本次冬奥会开幕式上呈现出5G通信和VR技术直播、人工智能点火技术等诸多引领未来的“黑科技”,引人瞩目。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也抓紧时间“蹭热点”,以“氢燃料电动车”进入公众视线。
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当日,现代汽车品牌为旗下的新技术氢燃料版电动车搭台助阵,并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座展馆。
大概是有“回家”后的底气,现代品牌邀请了百余家中国媒体前来参观,主角便是现代集团第二代氢燃料电池量产车NEXO。据悉,这款新车在韩国工况标准下续航达到609公里,百公里加速12.5秒,加氢时间也与传统燃油车相同。
从新能源车关键指标成绩来看,NEXO在续航里程和补充能源方面都要优于现阶段市场在售纯电动车。客观看,在解决了两个市场“痛点”问题后,这款新能源车理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如果现代品牌以这款新能源车行走江湖,回到之前高速增长未必不可期。
那么,NEXO真的能如现代心中所想,帮助品牌重回销量上升通道吗?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不少国家都公布了传统燃油车销售停止时间表。受此影响,新能源车成为各大车企撬动市场的着力点。
不难看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现代品牌欲借冬奥会这一良机,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展现在人们面前,以期挽回在中国市场日渐消退的名声和地位。
一年前,现代品牌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北京现代曾信心十足地喊出“2017年销量突破125万辆”的宏伟目标。可时隔几个月后,残酷的汽车市场给出了答案:若想征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非易事。
记者从北京现代官方获悉,自2013年以来,北京现代一直都是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主流合资品牌,2013年至2016年,销量分别为103万、116万、106万和114万。
然而,2017年北京现代销量出现严重下滑。总体销量不仅自2013年后首次掉出了百万级别阵营,甚至比2012年86万辆销量还少4万辆,创下近年新低。
当然,在新车的火速驰援和降价优惠刺激下,北京现代2017年累计销量勉强收获了近82万辆的成绩。虽然完成了紧急下调的80万辆销售目标,但同比2016年全年114万辆的销售业绩下降高达27.8%,跌至全国车企销量排行第九。
这种“跌眼镜”的成绩,对于北京现代而言,注定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整体销量的下滑,自然是各车型市场表现“不给力”所致。
在2017年北京现代轿车车型销量排行榜上,共有3种车型销量在10万辆以上。但无论是销量排名第一的名图还是领动、朗动,三款车型同比销量均呈下滑趋势。其中,朗动车型销量同比下降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以“救火队员”身份于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全新瑞纳,利用超高的“性价比”优势上市后表现不错,但依然难以改变销量大幅下滑的事实。
在SUV车型方面,2017年北京现代SUV最畅销的车型为途胜,全年共销售136495辆,占比58.87%。而IX25和IX35销量较低,分别为48720辆和34361辆,分别占比21.01%和14.82%。新胜达销量最低,仅12300辆。
由此不难看出,北京现代品牌旗下诸多车型表现大不如前。
北京现代主力车型的黯然失色,与其自身忽视新品投放和市场热点有着直接关系。如最基本的年度改款,市场中不乏很多2018款车型,而领动还停留在2016款,全新途胜甚至是2015款。
按照常理,经过了并不寻常的一年,北京现代理应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源。遗憾的是,在2018一开年拿出距离消费者有些遥远的“高大上”氢燃料电池车,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可否认,氢燃料电池车型有着现阶段纯电动车不可比拟的优势。以NEXO给出的数据看,加注氢燃料的时间只需几分钟。
但是,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到底去哪儿加氢燃料?
或许有人认为,这会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儿。然而,以电动车发展过程为例,自2009年国内开始推广新能源车以来,以纯电动车为首的新能源车成为国内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包括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购买环境等诸多方面,无一例外地向纯电动车倾斜。
但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官方调查显示,即便市场加大对于充电桩建设的布局,但依然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车与桩的比例在进一步扩大。
现在,刚刚起步的氢燃料车型远未在市场上推广开来,在保有量几乎为零以及没有政策推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实际所需,成为了氢燃料汽车发展的最大难题。
16岁的北京现代,如果用这样一款毫无市场基础的车型作为攻城拔寨的利器,最终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今年,小型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国内汽车市场。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如果今年汽车市场出现低于3%的市场增幅,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可以预见,缺少政策扶持的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更为现实的北京现代将今年销量目标定位90万辆。与2017年动辄百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显然做出了很大调整。
虽然目标更为现实,但北京现代目前尚未脱离“危险期”。去年下半年,北京现代销量出现大幅反弹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大打“价格战”,牺牲自身利润换取一份相对不错的成绩单。
从长远眼光来看,用此方式提升销量是对自身品牌价值的极大损害。北京现代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虽然春节之前,氢燃料汽车NEXO一度成为汽车市场宣传主角,但喧嚣渐远之后,所谓的氢动力,对于急于解困的现代品牌帮助到底能有多大?几个月后又有多少人能记得这款车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