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条码支付规范
图片


    王小月/摄
解读
  如今对许多人来说,在便利店、商超或者机场、火车站,乃至街边的煎饼摊都可以拿出手机来进行支付,这一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不得不说,移动支付已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物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赋能,移动支付来了,手机也变成“电子钱包”式的存在。移动支付进入千家万户,出门不带现金,用手机动动手指也毫无违和感。
  但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扫码支付,也因准入门槛太低、安全隐患滋生而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2017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条形码、二维码等)支付规范,坚持小额、便民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设置了不同的日累计交易限额。
  由于静态条码(如事先贴在墙上的二维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例如,消费者在使用微信钱包扫描静态条码支付时,单日使用零钱包支付的上限不超过500元,同时微信关联的所有银行卡还可以再独立获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对于使用动态条码(如手机上实时生成的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级,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分别为自主约定、5000元、1000元。
  据了解,条码支付规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成为切断“直连”的“大限”。
提示
  随着支付标记化等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广泛应用,客观上提高了条码支付的安全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仍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
  新规出台对消费者不会有任何方面的实质性影响,在限额上划分,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者需求,使扫码消费更加安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3·15消费宝典】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条码支付规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