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写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
沈阳市工商消协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护航
图片
图片


    

图一:沈阳市工商局局长方铁林(右)向企业颁发网上申办的营业执照。

图二:沈阳市消协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消费教育。
■耿凤林 金霞
  又是一年“3·15”,回眸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工商局、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大力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切实把“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落到实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为消费者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企业活力迸发 消费信心提振
  2017年,沈阳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86万户,同比增长62.37%。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多,丰富了社会消费服务和商品供给,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这是沈阳市工商局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激发市场活力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7年伊始,开办“沈阳市皇姑区万善缘房产家政服务部”的曾雅萍女士,在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华山所,从沈阳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方铁林手中,接过东北地区第一张“口头申报、当场取照”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无需填表、直接录入,即到即办、当场取照”,极大地方便了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曾雅萍激动地说,“原以为办照怎么也得跑两趟,没想到来了之后表格都不用我填,仅用10分钟就拿到了执照,真是太简捷方便了。”
  包括实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口头申报、当场取照”即时登记在内,沈阳市工商局有5项营商举措被沈阳市列入当年首批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举措。
  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通过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网上公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了企业登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重大转变,辽宁省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在沈阳诞生。沈阳市工商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最多跑一次”两项营商新举措,被沈阳市列入当年第二批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措施。
  沈阳市工商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商事制度改革不断驶向深水区,“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正在有序推进。
  2017年,沈阳市发布两批51项可复制可推广营商举措,其中,沈阳市工商局有7项被列为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举措。便企利企的营商举措叠加,市场准入更加高效便利,营商环境大为改善,企业家更加坚定了在沈阳投资的信心。同时,市场活力大幅提升,消费信心不断提振,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使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维权关口前移 消费环境放心
  对商品和服务实行社会监督是消协组织的重要职责。2017年,沈阳市消协共发布消费警示30余条,对羽绒服、鸡蛋、儿童自行车开展比较试验,对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银行业服务、商场打折促销等经营行为开展各类监督活动数十次,促进了消费维权关口前移。
  对60个羽绒服样品的比较试验,告诉消费者如何选好羽绒服,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而对消费者科学消费起到引导作用;对25个鸡蛋样品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87元1斤的高档鸡蛋与2.29元1斤的普通鸡蛋营养成分差别不大,详实的数据告诉消费者怎样理性消费,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对儿童自行车开展的比较试验,提示购买儿童自行车的注意事项,受到家长广泛关注。
  通过走进社区与百姓座谈、发放调查问卷、与调查公司合作等方式,开展对物业、商品房等方面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数万名消费者积极参与,调查结果经媒体发布后,消费者纷纷致电沈阳市消协称,消协为百姓办实事。消协组织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工作促进了经营者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沈阳市工商局充分利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加强大数据运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不断完善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公示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强化对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特别是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2017年,沈阳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抽检流通领域商品及农资商品1443批次,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85起。行之有效的监管工作,使沈阳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消费者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为沈阳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携手共治维权 普及消费教育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沈阳市消协积极探索携手共治机制,与沈阳市家具产业协会、汽车流通协会等14家行业协会建立放心消费诚信联盟,向消费者作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承诺,实现了消费教育共同举办、社会监督共同开展、消费纠纷共同处理的消费维权新机制;遍布城乡的2000多个消费维权站及千余名消费维权志愿者,为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热情的维权服务,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促进消费纠纷快速解决,从而实现了消费维权城乡均等化。
  沈阳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及消协组织积极为消费者排忧解难,2017年,投诉举报热线接听消费者咨询电话8万多个,受理消费者投诉5万余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用真情和汗水为消费者撑起消费的晴空。为老年人解决因被误导购买保健品投诉,为农民解决农资投诉,助消费者退回交付失信商家的预付费等。一个个案例,一项项工作,无不展现出工商和消协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风采。
  为了从源头防范消费纠纷,2017年,沈阳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及消协组织以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企业为载体,举办消费教育大讲堂,以食品、保健品安全消费为主题的消费教育大讲堂上,常常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不少消费者翻阅手中的宣传资料高兴地说:“消费教育大讲堂让我们学到了消费知识,懂得了在消费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在学校,一场场妙趣横生、情景互动的小学生消费教育课堂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纷纷举起稚嫩的小手,踊跃回答问题。家长们说:“自从学校开设消费教育课堂,孩子懂得节约了,也不乱花钱了。”在企业,以案说法的消费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增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提升了企业受理投诉人员处理消费纠纷的技巧。企业客服人员纷纷表示:“大讲堂活动进企业授课,是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实施“六个百”工程 服务消费者维权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沈阳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与消协组织的消费维权工作目标已经明确,要突出消费维权在市场监管中的核心位置,围绕百姓消费升级趋势和消费热点,开展“红盾质量维权”“红盾护农”等系列行动;在更大范围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专项执法,做好消费纠纷调处,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进一步提高经营者诚信度、消费环境安全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六个百”工程为抓手,将消费维权工作做到消费最前沿和百姓的家门口,做好群众消费维权的主心骨,当好群众科学消费的参谋,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六个百”工程包括:一是开展100场消费教育课堂。沈阳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及消协将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走进社区、村屯、学校、企业,通过消费教育大讲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维权法律法规。二是建立100个老年消费教育基地。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消费教育活动,向首批老年消费教育基地授牌,引导老年人防范保健品消费、投资理财、旅游养老等方面的陷阱。三是走访100家企业开展品质消费和美好生活诚信经营活动。走访不同行业100家企业,倡导经营者向消费者作出诚信经营承诺,倾听消费者声音,重视消费者诉求,为把沈阳打造成高品质消费服务中心贡献力量。四是走进100个村屯举办“品质消费农村行”系列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消费教育,发布涉农商品消费警示,曝光侵害农民消费者权益案件,引导农村消费者重视品质消费。五是开展100个商品样品的比较试验。围绕中消协“品质消费,美好生活”年主题,开展净水器、儿童用品、食品等商品的比较试验,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建议,促进经营者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六是开展100名消费维权志愿者消费体察活动。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消费者代表走进与消费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了解沈阳企业为满足百姓美好生活需求所做出的努力,不断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作者单位:沈阳市消费者协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要闻·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沈阳市工商消协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护航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