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燕京
近来,社交电商概念风生水起,引来了大量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无论社交电商存在着怎样让人眼花撩乱的商业模式,究其实质,还是零售商。而作为零售商,商品的价格是否便宜、质量是否过硬、售后服务是否完善依然是其成败的关键。
消费热情高涨 商家纷纷涉足
社交电商其实就是通过人际关系在网上形成交易的一种商业模式。近几年,一下子冒出了多家这种商业模式的电商,就连京东、淘宝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该种模式的电商平台。对社交电商钟情的不仅仅是商家,消费者参与的热情也十分高涨,社交电商的流量因此不断被推高。
社交电商最典型的就是微店,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店卖东西。除此之外,云集网是分销模式,网站统一进货,网站内商家只能销售网站提供的商品,买家要通过卖家邀请才能进入购买商品。还有像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商家在平台上发起某种商品的团购,亲朋好友一起来拼团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社交电商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已经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拼多多的数据显示,其成立虽然仅两年时间,但2017年的成交总额已超过千亿元。而达到这个目标,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
北京消费者张女士在提到社交电商时说:“现在除了必需品,根本想不出还要再买点什么,但是有了社交电商就不同了,有朋友邀请参加团购,还有微信朋友圈里朋友推荐的好东西,一下子就有了购买的欲望。”
随着社交电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电商巨头们也纷纷涉足。淘宝推出了聚划算APP,而且在钉钉上推出“聚划算企业内购”小程序,从而成为了基于办公室、社区的社交电商。此外,淘宝还推出了一个名为“淘宝特价版”的 APP,主打低价拼团。京东则推出了“京东拼购”,同时还在微信里推出“微选轻商城”的小程序。
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交电商潜力巨大,因为人们都愿意买朋友推荐的东西。在电子商务市场上,人们通常不知道该信任哪些销售渠道,但如果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社交电商平台上购物,他们就有可能跟着购买。”
质量良莠不齐 监管松紧不一
社交电商目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要想持续地吸引消费者,商品质量就一定要过硬。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有些社交电商的商品质量让消费者寒心,有的平台监管力度也显得比较松懈。
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电商当中,消费者对微商产品质量的信任度一直较低,而且近来对于拼团产品的质量意见也较大。北京消费者程女士说:“朋友拉我一起团购,我觉得好玩参加了几次,但是现在谁拉我都不参加了,因为买的商品质量实在不好。前不久,我在社交平台上买了一件衣服,但收到货后发现质量很差,根本没法穿,幸好价格便宜,直接扔了。我身边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我农村老家的亲戚们还比较喜欢在社交电商平台上买东西,因为他们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不高,只要便宜就好。不过,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如果社交电商商品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很可能最终连农村消费者都会嫌弃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社交电商里的商品都令消费者不满意。上述程女士对京东拼购的商品质量就很满意。她说:“京东拼购里的商品在京东商城里基本都能找到,只是因为团购所以价格便宜了,我平时就在商城里购买,有团购活动时价格便宜,当然更要买。”
社交电商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与电商平台的监管和准入制度松紧不一有着直接的关系。
记者在拼多多官网扫描二维码后便获得一个拼多多店铺,上传身份信息后,很快便审核通过并可发布商品。另据了解,商家要入驻京东拼购会面临严格的审查门槛。京东开放平台上的商家无需另外入驻,可以通过后台开通拼购服务来直接参与。但新入驻的商家,其资质审核流程和规范等同于京东开放平台商家的入驻审核流程和规范。
负责淘宝特价版招商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系统给优质商家推送邀请,没有邀请的可以自主报名,但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信用等级一钻及以上,365天内没有因为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违规扣分达12分以上、近180天内店铺评分的三项指标都不低于4.6分的淘宝和天猫商家可以自主报名。入选淘宝特价版的商家需提供入驻资料。比如,品牌商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品牌商标注册证明和店铺授权证明等。”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社交电商通过拼团、分销和社群三大模式,确实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取大量用户,但如果不在商品和客户服务上下功夫,那基本就是来一批伤一批,最后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杀熟”的买卖往往只能做一次,而且当“杀”到一定人数后,社交链条强大的传递和扩散功能,会让亲朋好友纷纷避而远之。
发货不及时 退货不容易
在一些社交电商平台购物并不是购买了就能发货,而是只能静静地等待。如果想退货那就更麻烦些,不能直接从平台退货,而是要找拉你购买的好友才能退货,非常麻烦。
记者在微店、拼多多、云集网分别购买了3件商品,这3件商品最早到货的是5天后,另外2件商品是在7天左右到货。这个到货的速度应该说一点也不快。
记者看到,云集网规定国内云集仓库发货的普通商品,非活动期间一般在下单后24小时内发出,活动期间一般需要3-7天;第三方厂商直销的商品,周末一般不发货。而拼多多则是根据不同的商品发货时间从2天到7天不等。这个速度对于今天的网购来说真心有点慢。
到货慢还可以耐心等待,但是退货麻烦、时间长就让人着急了。像云集网,消费者是不能直接退货的,只有店主可以通过APP发起退货(款)申请。然后客服会将商品的退款和运费打到店主的账户中,再由店主返给客户。
有过在云集网退货经历的北京消费者张女士说:“退货要经过店主,但店主都是朋友,找朋友退货就有点不好开口,好不容易张口提出要退货,朋友却一直劝阻。这种退货方式实在让人难受。所以能不退就不退了,大不了以后不再买了。”
在拼多多上销售服装的王先生对记者说:“我以前在淘宝、京东都干过,服装的退货率大概在10%左右,‘双11’退货率高的时候会到30%。但是,在拼多多上我的退货率只有3%。退货率之所以低,根本原因就是申请退货要商家同意,商家不同意后才能再找平台调解。一般商家都会做消费者的工作,称‘团购是因为达到了一定的人数才会享受低价格,如果刚达到组团人数、享受了低价格又有人退货,其他人也就没法享受团购价格了’,这样一来,想要退货的人也就不好意思坚持退了。社交电商就是基于人际关系的销售,退货的时候也拿人际关系作为屏障,很多消费者也就不退了。”
业内专家表示,现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购物,消费者都非常重视消费体验,社交电商如果不能及时改善服务,带给消费者良好的体验,一旦消费者对这种消费方式失去新鲜感,那么社交电商一度暴增的流量也必将会迅速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