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无人售货的风停了?
作者:桑雪骐
图片


    ■本报记者 桑雪骐
  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无人售货曾经在2017年快速升温,并被称为零售行业的风口。但是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不仅无人便利店大幅放缓了铺店的脚步,更为人们看好的无人货架更是纷纷歇业。无人售货,真的走不下去了吗?
无人便利店效果并不好
  “马云的无人超市被中国大妈占领了!”无人超市刚刚登场,就被段子似的新闻刷爆了。而这其实也是无人售货发展的真实写照。
  2017年夏天,正是无人售货概念风行的时候,记者所在的小区大门口内,在一夜之间矗立起一间无人便利店。隔着便利店的玻璃窗,记者看到里面的货架还没有组装,更没有摆上货物。记者满怀着好奇,想要体验一下大热的无人零售。但是,还没等记者体验一把新鲜,又是在一夜之间,这个尚未开业的无人便利店又凭空消失了。记者询问物业后了解到,因为有业主投诉,无人便利店占用了公共空间,还有安全隐患,所以又将其清退了。
  据了解,一些成功落地的无人便利店发展得也并不如人意。2017年7月26日,京城第一家无人便利仓EATBOX于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一层的居然之家家具家饰馆正式营业。EATBOX定位为进口美食魔方,整体大小为20-40平方米,店内共有600多个品种,其中海外进口商品有400多个。但是,消费者出于尝鲜的心理进入体验后,常常会吐槽其品种少价格高。比如一听330毫升的百事可乐标价为8.9元,而一般便利店仅需3元。
  不久前,号称对标“线下版天猫”的Hi-Smart无人百货商店落地广州正佳广场,该店主打智能、家居等网红品牌智能产品,与其他无人店不同的是,消费者无须下载APP、无须授权便可自由进入选购区。而每件商品的售卖采取一物一码的方式,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到Smart百货通过小程序购买相对应的商品,这就避免了“货不对码”的问题,同时也免去了传统百货购物排队支付流程。消费者也可以不出门直接在Hi-Smart的小程序上网购。对此,有消费者赞其便利,但也有消费者认为其品类尚待增加,与传统渠道相比,价格也偏高。强调便利、低成本和更好体验的无人超市只做到了便利。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节省了人力、租金成本,但是技术还不够稳定。此前上海的第一家缤果盒子就曾因不敌高温天气而暂停营运,EATBOX也出现过结算故障。
无人货架纷纷歇业
  与无人便利店高企的技术门槛相比,无人货架的运行基础则是较高的道德水准,但其运行结果并不乐观。今年年初以来,无人货架企业陆续被曝出裁撤站点、压缩编制、资金链断裂、货款拖欠等消息。而仅仅数月之前,无人货架还大有风生水起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已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等巨头也纷纷入局。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很多写字楼里都已经进驻了这种贴着支付二维码的货架。货架上会摆放一些写字楼白领日常喜爱的饮料、薯片、泡面、饼干等零食,供大家购买。最重要的是这个货架并不上锁,而且没有人值守,消费者购买只需要自行取货后移动支付即可。这种“自拿、自取、自觉付款”的新型消费模式确实比较符合现代都市人快速的生活节奏,从而得到资本和白领的青睐。
  无人货架以进驻企业为主,但其对于消费者的素质和信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记者记得有篇朋友圈大热的文章,标题就是《千万不要考验人性》。据有关媒体报道,无人货架项目“用点心吧”在铺设完成64个无人货架后,核对前端和后台数据时发现,货损率超过20%,货损最严重的甚至达到39%,有时后台显示货架上还有不少商品,补货人员去了却发现货架已经空空如也。消费者杨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我们已经吃垮了两家无人货架公司了。”杨先生表示,无人货架刚进入公司时,货物补充很及时,也不时地推出优惠活动,但是今年初,就经常出现货架上空了很久也没有人补货的现象。现在无人货架已经变成了公司的快递存放架。
  此外,有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进入该公司的无人货架也同样存在商品种类少、价格偏高的问题。“据我所知,男同事很少有去买东西的。”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无人货架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一味追求扩张速度,忽视已有点位的后续经营巩固,是行业存在的问题。各企业还未探索出成熟的运营、盈利模式,需客观看待这一市场风口。
回归零售本质是正道
  虽然无人售货的道路坎坷,但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预测,到2022年,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将达到2.4亿人,零售规模为9500亿元。
  微信支付发布的《移动支付时代的无人零售行业报告》则显示,无人零售终端的场景从最初的地铁、机场、车站、校园、工厂、医院、酒店等传统场景,扩展到办公室、社区、网吧、停车场,甚至出租车等更加丰富的场景。同时,售货种类大幅增加,从最初的单一预包装食品发展到如今的橙汁、椰子、健身房、咖啡、泡面、量体裁衣等12个大类55个小类。
  在前不久召开的第16届全国连锁商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河南信阳西亚和美总经理沈世泉表示,无人售货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其只是把前台的员工变成了后台的维护人员、开发人员、配送人员,说到底还是要用人的。“如果买设备比用人便宜,那就买设备,如果买设备比用人贵,我想大家也不是傻子,所以人越来越少的确是零售管理的一个趋势。”他认为,零售行业的本质是服务顾客,互联网技术就是用这些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去更好地服务顾客。
  京东到家CEO蒯佳祺也认为,零售的商业本质是卖最好的商品,能够真正把顾客体验、顾客服务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这些都不会变。用低成本的杠杆撬动更多生意,才是互联网能为零售行业带来的价值。
  商务部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指出,百货零售业必须深刻洞悉新生代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积极迎合他们的需求——移动、社交、体验、便利、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进行整个供应链的调整变革,迭代升级。未来,百货零售行业应回归零售本质,聚焦消费需求,积极创新求变,大力发展品质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先导性行业。
  其实,去年在朋友圈刷屏的记者就无人超市问题采访大妈的过程中,大妈说得精辟:马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改变,而是带来幸福的改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网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人售货的风停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