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投诉10大热点
警惕朋友圈“集赞”套取个人信息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讯(记者任震宇)“转发此信息到微信朋友圈送礼物,转发即送不限量,是真的,我领到了……”“点赞68次,可获得本店XX优惠”,这类消息很多消费者都曾在微信上接收或转发过,但大多数人可能未想到,当你抹不开朋友的面子参与转发、点赞时,自己的个人信息却可能由此泄露。
  7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8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投诉10大热点”,位列首位的即是“利用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成投诉新热点”。
  中消协表示,现在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分享有机会抽奖、集赞等行为很难界定消息的真实性,其中隐藏着诸多陷阱,比如附加消费、非法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等。由于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消费者财产安全存在严重隐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消协组织的关注。此类侵权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经营者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牟利;二是经营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消费者由于技术上的弱势地位,即使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或滥用,也存在取证难、维权难问题。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54588件,解决262395件,投诉解决率74.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295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495件,加倍赔偿金额756万元。2018年上半年,各级消协组织通过不同形式支持消费者起诉433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近53万人次。
  各类投诉中,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合同问题仍然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与2017年同期相比,合同、虚假宣传、价格、假冒、安全、人格尊严方面的投诉比重有所上升。
  上半年,商品类投诉有158643件,同比增加16.7%,占到投诉总量的44.7%,较2017年同期比重下降了2.8%。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类与房屋及建材类投诉量居商品类投诉前五位。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通讯类产品、鞋、食品。
  服务类投诉有183334件,同比增加13.7%,占投诉总量的51.7%,较2017年同期比重增长了5.0%。生活和社会服务类、销售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类居服务类投诉前五位。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远程购物、网络接入服务、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和美容美发服务。
  十大投诉热点除了“利用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成投诉新热点”外,还包括“互联网装修公司跑路”“远程购物特别是网络购物投诉上升明显”“电信服务类套餐、计费问题”“家用电器产品投诉排名居商品类投诉榜首”“预付式消费侵权成顽疾”“汽车售前售后猫腻多”“老年消费者在保健产品领域权益受损多”“服装鞋帽类投诉”“商品房买卖纠纷中合同成为维权关键”等(详细报道见本报7月30日4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警惕朋友圈“集赞”套取个人信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