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饿了么官方微博发布一封道歉信,半年前一宗交通违法伤人致死的案件暴露在公众面前。
今年2月24日,一名饿了么送餐员在上海中山南二路漕溪路附近撞倒一位骑助力车的老人。3月26日,老人医治无效去世。这位老人是上海急诊领域泰斗、上海瑞金医院与华山医院急诊科的创始人之一。根据监控录像,交警已经判定外卖骑手负事故的全责。
该事件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首先是因为老人的身份。一位医学界的重要人物就这样离开了,实在让人感到难过和遗憾。当然,这并非人们关注的全部,人们非议最多的,是外卖以及快递骑手们为了赶时间而频繁出现的交通违法行为。
闯红灯、逆行、强行超车、走人行道等现象,使得交通的危险系数大大增加。这些现象自然会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也许是巧合,就在老人去世的3月26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会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了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视频会,向全国的快递外卖行业组织、企业发出倡议,要求大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对电动车的管理。此后,许多城市都开始了对外卖、快递电动车的严格执法。
在快递、外卖行业,确实存在着客户要求快速送达,企业考核业务也以时间和件数为准的现象,这导致送餐员或快递员为了赶时间而违反交通法规,出现了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只要企业重视,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比如对员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配备合乎规范的车辆以及合理地修改考评标准等。但也有一些企业采取了相对消极的做法,比如要求送餐员或快递员辞职,转签第三方劳务公司,再从第三方公司转聘人员,出了问题则把责任推向第三方公司。
这次饿了么送餐员出现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就出现了将责任外推的嫌疑。在道歉信中,饿了么表示将责成第三方公司“依据判决结果,及时进行赔偿”。这种事不关己式的表态当然会引发人们的反感。
据事故受害者家属反映,此前饿了么公司代理律师曾否认供应商和外卖员与其公司的劳务关系,并称“外卖员头盔上的饿了么商标存在侵权行为”,加上对事故的善后处理不当,甚至在受害者家属进行诉讼、庭审进行后,代理律师和供应商公司代表还在法庭外抽烟嬉笑。这些行为,都表现出推诿责任和对交通安全的漠视以及对受害者极度的不尊重,也让人们对致歉的诚意产生怀疑。
其实,认定责任并不难,平台与送餐员无论是何种雇佣关系,送餐员都是在完成平台指派的任务,平台也有保证送餐员不出现违法行为的义务。即便是为了企业的品牌和声誉,公司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为了少受一些经济损失而腾挪闪躲,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选择,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助于交通安全的推进,也会在公众心中为自己的企业信誉减分。
在这件事情上,饿了么的确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包括所有外卖平台、快递企业,都应该多审视自己。在交通安全这个问题上,到底该走哪条路,到底该怎么从企业内部找原因、想办法来杜绝这样的悲剧。互联网商业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不能再对交通安全这个痼疾视而不见,更不应因为逃避责任而巧言令色。那些貌似聪明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给整个行业挖坑。
(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