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AI时代 服务机器人更聪明
作者:胡军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不仅现场制作咖啡的机器人、能与孩子互动的教育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会智能打扫卫生的家庭清洁机器人、照顾老人的护理机器人、商场导购的服务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的表现也十分抢眼。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种消费级家用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接入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语音聊天等人工智能(AI)的功能,对于家庭养老和家居安全有着十分明确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服务机器人极有可能率先接入AI。
服务机器人全面渗透生活
  在展会上,最热闹的当属机器人制作咖啡的现场:机器人现场模拟咖啡配制大师的手法,精准地调配出一杯杯新鲜咖啡,并拉出一朵朵漂亮的奶花,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赞叹。
  另一款网络雕刻机器人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定制要求,用机械手精细地加工玉石、珠宝、木材和金属等。只要在APP上选择原材料、颜色、图案,就可以购买到机器人的杰作。“感觉就是机器人以后无所不能,很多人能做的,机器人都能做,而且还会做得更好、更标准、更精细,不出错。”流连现场将近一整天的北京科技爱好者吴先生不断感叹,“尤其是那些人做起来感觉比较烦琐的事情、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日常性事务,以后可能都会被机器人接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对人的解放。”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15.1%,而我国的增速则为这一数字的2倍。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98.2亿美元,其中,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亿美元。
  相对欧美机器人产业而言,亚洲机器人产业普遍优先看好服务机器人,尤其是消费级服务机器人。“从展会上看,亚洲的企业相对更为关注服务类的机器人,而且对服务机器人的未来视野比较开阔,包括大数据等应用,我听韩国的业内专家介绍,他们也是对服务类机器人,或者说是消费级机器人比较关注。”第一次参观国际机器人展会的山东省青岛市某科技公司负责人臧先生表示,“我们也在开发一款生活类机器人产品,所以来开开眼界。相对来说,服务类机器人比工业机器人的进入门槛要低得多,而且推广起来也比较快。”
产品质量尚待提升
  《报告》显示,全球机器人产业仍在快速增长,机器人的实践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垃圾分拣、深海采矿、养老助残、导医导诊等新的应用场景和模式层出不穷。服务机器人也从扫地、送餐延伸到情感、陪护、教育、康复、超市等领域。
  不过,我国只持有不到1%的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在机器人领域的知识产权比重非常低。因此,相比研发和生产复杂的工业机器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市场。
  据了解,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增速。但是,国内最新研发的机器人项目中,大多为服务类产品,与国际主流发展方向并不一致。从展会现场来看,国内参加展出的机器人产品,服务类机器人展台的数量已不亚于工业机器人。“整体感觉,国内的机器人产业还比较低端,仿生、工艺、理念、人工智能,都还赶不上欧美的主流,国内企业太急于实现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了,但不管是设计还是生产,都缺乏技术积累。”对于展会体现的国内机器人产业现状,一直关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国家某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赵先生表示理解,“需要有研发与生产的基本产业生态,单一的功能实现也好,单一的深度学习算法也好,都很难成就一个产业,需要沉下心来,扎实做科研,剔除投机心态。”
  展会现场最让参观者诟病的是一款高仿真的“姚明机器人”。据称这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实名仿真机器人,与去年“又丑又不像”的1.0版本相比,这次的2.0版不仅毛发采自真人制作,皮肤也是99%的仿真皮肤,具有弹性。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款“姚明机器人”能展示的技能只有投篮技术,而且其投篮技术并不能和真人一较高下,投篮动作生硬且命中率低。其不如人意的表现甚至被网友吐槽:“刀削面机器人都比他厉害,至少人家的面还能准确地进锅里呢。”
  相比较而言,欧美企业展出的机器人功底更加扎实。欧洲机器人协会作为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学术及行业组织,高度关注互动式技术,包括人机互动、人机协作,以及传感、信息解读、认知和感知等技术。目前,其旗下的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工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用于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专业机器人也在蓬勃发展。
机器人类化程度有限
  从中国市场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服务机器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今年4月,国内首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睿米”正式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类医疗器械审查,它能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人类大脑中,精确定位到颅内的细微病变,整个系统定位精度达到1毫米,创口只有2毫米,手术只需20分钟,术后观察2-3天即可出院,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脑出血、帕金森、癫痫等疾病的治疗当中。
  展会期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BradNelson以《人类身边的小伙伴:那些个子虽小却功能强大的微型机器人》为题,介绍了在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领域取得的进展。目前微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大型手术,未来微型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达到细胞和组织的级别。目前,微纳米机器人还没有应用在人类的身体上,但在未来5到10年内,这种技术有望在人体应用领域取得突破。“这是非常惊人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甚至体现出了机器人类化,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机器化刚好相反,据说搭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满分600分的考题,机器人可以轻松考到接近500分,超过一半以上的人类考生。”对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组合,中国社科院人文学科在读博士谭先生表示震惊,“在单纯机械和模型思维方面,人类一定会被机器人超越,在人文领域会出现什么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总归是人类设计的。”
  在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款名为i宝的教育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带着孩子来参观展会的观众:这款身高103厘米的机器人,现场表现了出色的人机交互功能和海量的学习资料存储,可以让小朋友在与它对话的过程中轻松学到成语、诗歌、自然科学等各类知识,而且它还会唱歌跳舞。“企业介绍这款产品时,强调可以分担家长们的教育任务,但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好。”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北京赵先生在现场观摩后,和许多参观者的想法非常一致,对教育类机器人并不支持,“常识类的,可能机器人有优势,但是解读,就可能存在问题,不是机器能做的,也不应该让机器人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AI时代 服务机器人更聪明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