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监管工作成效突出 奶业质量稳步推进
作者:孟刚/文 郝军/摄
图片


    图:北京市工商执法人员耐心地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本报记者郝军/摄
■本报记者 孟刚
  以“加强市场监管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正热烈展开。而就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奶业来说,保障、提升奶品质量近年来得到了国家、行业企业的大力重视和不断规范。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布署加快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等任务。
  2018年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的第10年。10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质量如何?记者了解到,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市场监管部门卓有成效的监管、行业标准出新、技术提升等因素,目前我国奶业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规模牧场的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乳制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持续位居食品行业前列。
质量发展态势良好
  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日前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8)》显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奶产品整体安全状况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2017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2%,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
  2017年,原农业部对4300余批次生鲜乳样品进行监测,乳脂肪平均值为3.80g/100g,乳蛋白平均值为3.23g/100g,菌落总数平均值为31.3万CFU/mL,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0.9万个/mL。这些主要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当年乳企及相关监管部门对奶源检测和监管不严格,让追逐违法利益的散户奶农钻了空子,而这一事件也改变了中国乳业的养殖模式,倒逼乳业加强奶源检测和生产销售过程监管。数据显示,我国奶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机械和技术日益普及,促进了质量的提升。其中,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7.0吨,同比增长0.6吨,比2012年增长1.4吨;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21.1个百分点;规模牧场100%实现了机械化挤奶,90%以上配备了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奶农专业合作社达到16181个,同比增加0.9%。
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质量提升背后是乳业质量安全的严格监管。资料显示,我国已经连续9年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2017年抽检生鲜乳样品2.3万批次,现场检查奶站1.03万个(次)和运输车0.83万辆(次)。严格进口乳制品监管,未准入境乳制品244批次,并已全部按要求退货或销毁。
  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任王加启说,为了做强做优国产奶业,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放心的乳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措施,不断提高生鲜乳、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水平,确保其安全风险可控。
  以生鲜乳为例,原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监测收购站和运输车,检测指标包括乳蛋白、乳脂肪、菌落总数、体细胞数、三聚氰胺等影响乳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指标。9年来,通过专项监测、飞行抽检、异地抽检、风险隐患排查等方式,共抽检了20万批次的产品。目前,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上升,各项安全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其中,体细胞数平均值符合欧盟限量标准,表明我国奶源优质安全。另外,我国还对5479个生鲜乳收购站和5243辆运输车实施了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有效遏制了违禁添加等违法行为。
  而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我国则构建了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严控源头、严管过程、严查产品、严惩违法,全面落实“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6项措施”。10年来,从停止“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到制定奶粉的审查标准,再到要求奶粉配方经过注册,国家对奶粉安全的保障从单一的产品审查上升到了源头监管。如《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食药监总局还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断原则(试行)》等配套文件。
  数据还显示,2015-2017年,有关部门共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8607次。同时,重点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开展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硬件条件的改善。
  配方乳粉新政实施以来,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10日,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共有1212个,来自159家奶粉企业。其中,国产品牌有96家,注册的配方总数为821个,占据多数。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从监管端来看,我国已进入了配方注册时代,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也走到了世界前列。配方注册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使得市场实现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化。从企业端看,配方注册制度的实施将会让市场重新聚集到产品配方上,聚集到产品质量和科研创新上。
消费培育仍需时日
  自2008年以来,我国奶业质量安全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如伊利、蒙牛稳居全球奶业第一阵营,现代牧业、飞鹤等品牌频获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君乐宝品牌通过欧盟认证,登陆香港、澳门销售。这些企业树立了国产乳品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引领消费、促进发展方面作用显著。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奶制品在消费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10年来,市场增量空间基本都被进口奶制品挤占了,很多消费者迷信进口奶制品。”王加启说。
  从乳业整体看,进口乳品的增速远超国产乳品产量增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乳品产量同比增4.17%,而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乳品进口量同比增长13.5%,进口额同比增长37.89%。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进口婴幼儿奶粉数量从4万吨增长到29.6万吨,增幅超过7倍。而另有数据表明,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65%以上一路曾经降至30%以下,一线城市甚至只有15%。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跌至谷底。但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和奶业企业以最大魄力对奶业行业进行彻底的改造提升,我国奶业如今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业内来看,也已经能明显看到消费者的信心在逐渐恢复。
  君乐宝乳业总裁魏立华告诉记者,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达到75%;而数据显示,目前国产奶粉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恢复到50%以上。这表明,政府和企业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卓有成效。
  目前国产奶制品的质量已经不比进口奶制品差。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连续三年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对国产液态奶和进口液态奶开展抽样评估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产或进口的液态奶,其理化成分、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等指标都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饮用。“品质评估分析发现,国产奶品质明显优于进口奶。”王加启说,进口液态奶保质期偏长,活性蛋白质因子含量显著偏低,糠氨酸含量偏高,因此,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在本土生产的奶。进口奶出口到中国,都要经受运输距离远、保存时间长、加工温度高三大挑战,所以品质会显著下降,对于我国消费者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折合生鲜乳只有36.9千克,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
  对此高鸿宾表示,国产奶业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上仍有很大空间有待提升。尽管我国奶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消费培育不足。虽然不少国产乳品在国际上获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国产乳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有量和消费者认可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做大做强中国奶业品牌,任重道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质量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监管工作成效突出 奶业质量稳步推进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