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
作者:边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一:2000年2月20日,春节过后,大批年轻人在安徽省阜阳市火车站乘车返城务工。
图二:2000年2月,在安徽阜阳开往北京的列车上,车厢里座无虚席,许多旅客只能买站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17万公里,普遍运行的绿皮车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
图三:2006年5月9日,建于1958年的北京南站(原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在送走了最后一趟列车后关闭。
图四:原北京南站一角。
图五:2000年2月,务工人员排长队购买火车票。
图六:高铁服务。
图七:2014年7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宽敞明亮的高铁车站。
图八:1996年1月北京西客站投入使用。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到网约车……40年间,中国居民出行方式取得了巨大进步。
  1978年以来,绿皮车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是见证中国铁路发展的“活化石”。现如今,随着高铁不断提速,中国已经迈入时速两三百公里的高速交通时代。
  据统计,1979年,中国春运历史性突破1亿人次。“一票难求”成为此后每年春运的焦点。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约为30亿人次。这意味着,40年间,中国春运规模扩大了30倍,速度和运力提升的背后,实则是中国铁路装备技术的迅速提升。由“和谐号”到“复兴号”,风驰电掣的高铁,让“双城记”成为城市化生活常态;星罗棋布的高铁,让“一日达”成为新的时代愿景。
  目前,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跃居全球第一,并创下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纪录。高铁已成为一张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名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要闻·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