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
科技赋能互联网医疗
作者:武云
图片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行业升级是大势所趋,医疗产业的升级也一直在探索中。”1月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2018年度)在北京举办,论坛上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未来展开了探讨。
  未来医院是什么样?“一键方式把医患关系同步,医药数据同步,医保和商业保险实时同步”“一台车里会诊”“药店升级,老百姓在药店里就可以拿到处方”“在农村偏远的地区有流动诊疗车”……微医高级副总裁彭彬彬在论坛上描绘了未来医院的愿景。

  “我们把4000台服务器分布到医院里,目前连接了2700多家大型医院,有26万名专家,以及1.81亿实名注册用户。”彭彬彬介绍,“通过微医的SaaS平台,可服务医院、服务医生,最终服务于患者。”
  医药新零售是通过线上服务解决患者即时诉求、购药诉求的渠道。叮当快药集团副总裁张策表示:“我们通过互联网搜索收集消费者健康类需求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健康需求主要聚焦于五大特性:私密类、专业类、反复发作类、紧急类、季节类。其中主要涵盖了肠胃类、妇科类、两性类、呼吸类疾病。用户购药、用药的痛点可以总结为五个字:急、懒、夜、专、私。”他介绍,叮当快药可以更好地连接药厂和工业端,进行供应链管理。
  科技赋能医药领域不但解决了患者的购药诉求,还可以补充和解决诊疗服务。Airdoc创始人张大磊认为,利用机器学习虽然不能代替医生,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漏诊、误诊问题。互联网平台的建立,解决了复诊的痛点。上医仁家创始人兼医珍堂连锁医馆总经理曹雪莉介绍,用平台的模式可节省复诊患者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
  互联网医疗从最早切入的“轻问诊”发展至今,以健康咨询、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大健康领域,逐渐成为企业转型的方向,随之变化的是消费者的观念也已从被动医疗发展到主动健康。
(武云)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技赋能互联网医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