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网络谣言传播靠套路
作者:桑雪骐


    ■本报记者 桑雪骐
  腾讯公司近日发布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而谣言的编造和传播也都有套路可循。《报告》显示,腾讯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腾讯新闻较真平台提供专业的事实查证,2018年共生产3212篇辟谣内容,超过3.34亿人次受到辟谣科普。“咖啡含有强致癌物,草莓是最脏的水果,常吃小龙虾身体长蛆虫等。”腾讯公司政务舆情部副总监崔斌介绍说,食品谣言的固定套路是:首先故意散布食品安全风险,正好击中公众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心理区域并造成恐慌;其次是包装一些养生的常识,让公众陷入认知的误区;最后,是夸大其词,将旧闻翻炒以吸引用户的关注。
  医疗类谣言也基本上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比如“洋葱可以杀死感冒病毒”“吸烟的好处专家不敢说”等,这类谣言的套路,首先是炮制季节性的谣言,其次是偷换概念伪装科普文章,比如经常吃早餐会有危险等,最后是采用一些危言耸听的标题,比如三月流感将大爆发等,引发公众的恐慌。
  社会民生及科学知识领域也是谣言高发区,其套路同样有三点,包括杜撰荒诞剧情哗众取宠,如“情侣拿麻将买车被4S店员工围殴”;捏造事实、消费热点及灾难事故,如“MH370坠毁柬埔寨”;无中生有,谣言样本快速裂变,如“机撒药治蛾、减少户外活动”等。
  针对中老年人易感谣言的特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指出,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数据,我国中老年的网民人数已经突破八千万,而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中老年人不仅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老年人自己会变成信谣和传谣的主力军。中老年群体大量转发的谣言一般具有情绪消极、引发人们死亡恐惧、强调事件对身心带来的不良后果等特点。
  研究发现,中老年人信谣在年龄段上并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在谣言的传递方面,教育程度相对低、网龄短、主观幸福感低、对谣言鉴别能力低的老年人传播谣言的可能性大。从地域特征上看,相对于城市的人群,农村中老年人群更容易传播谣言。
  此外,容易被广泛传播的谣言本身往往用“你”做指代,中老年人很容易受到自我卷入的影响;其次是死亡恐惧或者死亡唤起,比如吃榴莲会随时致命等;第三是更关注未来;第四是和健康养生、疾病、食物和药品相关。这些都是中老年人人生阶段的核心关键问题。“比如咖啡含有致癌物的谣言,其关注人群主要是年龄在15-35岁的女性,关注地区中,上海、广东、北京排名前三。经过腾讯联合相关机构辟谣后,其传播呈现断崖式下跌。”何凌南认为,构建清朗网络环境意义重大,网络谣言治理任重道远,谣言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学界、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网络谣言传播靠套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