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社会监督篇
调研数据作利剑 消费维权更有力
作者:任震宇
图片


    ■本报记者 任震宇
  在过去的一个3·15年度,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各地消协组织积极开展专题调查工作,用专业的调查、详实的数据揭示了消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而一系列调查报告的发布,不仅让消费维权工作更有目的性、更有力量,也使相关问题迅速得到政府的重视,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稳步上升
  2018年1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7年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50个城市的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1.75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开展城市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发布后产生巨大反响。
  2018年中消协再接再厉,继续开展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测评工作,并在原有50个城市基础上扩容到70个城市,测评工作于2018年10月至12月在全国70个城市同步展开,共取得有效样本46824个。
  2019年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8年7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70个被调查城市的消费者满意度得分为73.68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相比于2017年度5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得分71.75分,总体得分上涨1.93分。三大一级指标中,“消费环境”满意度得分76.11分,超越得分75.72分的“消费供给”,“消费维权”得分最低,为66.33分。
●点评
  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是践行 “消费者至上”理念的重要举措。中消协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测评,是通过消费者对市场上消费品的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情况的直观感受与评价,了解消费品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弥补“短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各受测城市的政府进一步改善消费供给情况、消费环境、消费维权工作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帮助政府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排除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障碍,让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PP信息泄露受关注
  为了解手机APP背后的使用权限和隐私问题,中消协在2018年开展了两项与之相关的调查、评测活动。
  2018年 7月 17日至 8月 13日,中消协组织开展 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在线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于 8月 29日发布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根据调查,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主要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而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手机APP需要获取的权限种类繁多,最突出的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权限;而且存在APP自身功能使用非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消协还于2018年8-10月开展了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活动。11月28日,中消协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
  通报称,10类APP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59款APP涉嫌过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APP涉嫌过度收集“通讯录信息”,23款APP涉嫌过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过度收集“手机号码”等。
  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中消协提出了包括加强隐私保护立法、提高立法立规的前瞻性、做好政策措施的落地工作、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护等建议。
●点评
  中消协开展的两次调查,揭示了手机APP获取隐私权限过多的问题,推动了对该问题的重视与解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的《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中称,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活动。
  公告还要求:APP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要遵循相关的责任义务、原则;相关部门将对用户数量大、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APP隐私政策和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开展APP个人信息安全认证等。
重视农村集贸市场消费安全
  2018年5月至9月,中消协针对农村消费市场深入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体验活动,并于10月31日发布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当前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
  调查分为实地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两种方式。在实地体验式调查中,中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亲身感受农村集贸市场的消费状况,并结合自身体验对农村集贸市场的商品服务质量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调查共实地体验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1个地市(区)的155个农村集贸市场。在消费者感知调查中,由调查人员随机选取进入农村集贸市场的当地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的感知以及对农村消费的意见和建议,共完成4846份消费者感知调查有效样本。
  《报告》指出,农村集贸市场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缺斤短两以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满意度不高。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高;二是农村集贸市场内部管理和设施配置不足;三是超过七成的农村集贸市场存在儿童玩具安全隐患,超四成市场存在婴幼儿服装安全隐患。
  针对调查体验发现的问题,中消协提出了包括强化市场制度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监管、落实经营主体责任等建议。
●点评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从而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是本年度工作重点之一。农村集贸市场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贸市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消费者的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
  中消协开展的农村集贸市场体验调查,不仅发现了农村市场流通的商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还发现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为促进农村集贸市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扎实的依据。有利于相关部门、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农村集贸市场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升农村消费者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从而带动农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差距。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8 版:3·15年度报告【彰显信用的力量】】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调研数据作利剑 消费维权更有力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