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环保以及公益项目之外,客户责任方面进步明显——
图1社会责任-Top5车企声量
图2各车系企业社会责任平均状况
图3上市与非上市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平均状况
■本报记者 吴博峰
2018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蝉联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第10年。10年间经历过我国汽车工业最为鼎盛的时期,也见证了汽车市场逐渐步入“新常态”的周期;国内车市从年销突破千万辆大关到去年销量近3000万辆。取得这样出色成绩,也证明了我国汽车强大的刚性需求。
而去年下半年,国内汽车市场风云突变,不断萎缩的销量数据时刻在提醒着人们,汽车市场的寒冬似乎已在眼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车企成熟产品布局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阵容自然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向市场投放更多高品质车型,如何提升社会影响力,打造更好产品美誉度,也成为各个汽车企业肩负的重要使命。
车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意识逐渐增强
从整体行业评价结果来看,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责任管理的指数最高。在74家车企中,有20家企业公开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公开发布率为27%。
可以看到,去年发布的《2017年度消费者满意度及汽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各汽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率同样为27%。同样的调查总量,同样的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如此看来,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2018年,各大车企似乎无暇顾及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国内汽车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陷于停滞状态。
如果你仅关注到发布率,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但从企业官方网站的社会责任相关板块设置来看却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共有39家企业设置有相关板块,板块设置率达到52.7%,与上年相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车企对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逐渐增强。
在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三个板块,其中有51家企业高于行业平均值。而作为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产业,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表现并不乐观,在各媒体平台的披露信息水平均不足10%。
汽车企业更愿主观披露科技创新成果信息
市场责任指标是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股东责任、合作伙伴关系和科技创新三个二级指标所组成,主要是用于推进企业在自主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市场责任板块下,位于前五名的企业依次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沃尔沃、长城汽车和北汽新能源。
调查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三家车企在五个责任板块得分均超过行业平均得分,而沃尔沃虽然在市场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板块披露信息较多,但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责任管理板块信息披露较少。
2019年,国内车市表现持续低迷,各大车企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要想在百余家车企共存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唯有向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在发展百年的汽车行业里,一直就有“得核心技术者得天下”之说。这一点,各大车企自然深悟其道。
市场责任Top5车企情感分布调查显示,汽车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信息披露最多,多于合作伙伴责任、获奖情况和股东责任。以一汽-大众为例,将消费者安全摆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产品安全性评估,用诸多科技理念使车辆安全性不断提升,对旗下所有车型也均按照C-NCAP五星要求进行开发等,是一汽-大众披露重点。
无论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有多少,感受最深并能发出有价值声音的永远是广大消费者。因此,在以消费为主导的汽车市场,企业若要生存,评价必须成为先导因素。
慈善公益成为车企热衷社会责任项目
智享童梦计划、中国新未来行动、宝贝之家……过去一年,各大车企开展的暖心行动让人们感受到了来自汽车产业的爱心暖阳。在这个销量为王的商业时代,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背后却仍有一份责任在心。
根据市场反映,车企每每展现其暖心一面时,都会引起人们关注,赢得广泛赞誉。正因如此,在看得到的地方付出,也成为了各大车企提升自身形象的方式,各大车企参与十分踊跃。
调查显示,在社会责任板块中,位于前五名的企业依次为沃尔沃、吉利汽车、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和长安汽车,得分分别为89分、65.3分、44.1分、43.2分和42.2分。(见图1)
其中,沃尔沃以接近90分的高分拔得社会责任板块头筹。从具体表现来看,沃尔沃热衷推动并参与各种交通安全活动、专注司机、学校儿童和社区安全、开展环球帆船赛、高尔夫等文化体育活动。
这五家车企在慈善公益方面主动披露信息较多,且获得了大量的正面口碑;而在其他社会责任方面,每家车企侧重点略有不同。东风日产主要集中在道路安全建设方面,开展了途达道路安全特训营活动,获得了大量信息曝光,且多以正面评价为主;吉利汽车在员工责任以及教育支持方面披露信息较多。
韩系车企社会责任综合表现抢眼
从汽车品牌所属地看,不同国家的车企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数上存在一定差异。东亚地区车企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靠前。其中,韩系车企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数最高,为45.3,占据榜首;德系车企以43.8的评价指数紧随其后;而自主车企以略高于行业水平的39.3的评价指数分值跻身三甲。(见图2)
数据显示,排名前三的车系中,高于行业评价指数均值34.6的车企数量占比均在50%及以上。
数据还显示,韩系车企得分最为集中,且均在行业均值附近或以上,因此整体得分水平较高;自主车企得分分布最为分散,且两级分化较为明显,因此整体得分水平落后于韩系、德系车企。
作为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不甚尽如人意的法系车企,对于品牌软实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无暇顾及也在情理之中。法系车由于10分以下得分占比较高,导致整体得分水平较低。
上市车企社会责任表现更突出
由于具有融资方便、资产增值等客观优势,上市公司顶着光环往往更容易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在人们的传统思维里,上市公司意味着知名度和公信力,因此理应比非上市公司做得更加优秀。
数据显示,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上市车企整体表现领先于未上市车企。在消费者权益、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四个责任实践环节,上市车企(14家)平均得分远高于未上市车企(60家)。
从上市与非上市汽车企业社会责任比对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上市车企还是非上市车企,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板块高于行业均值(38.6)的企业数量均超过65%,可见大家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重视程度较高。(见图3)
非上市企业在市场责任和环境责任板块,由于两级分化较为严重,高于行业均值的车企数量均不足20%,因此导致整体得分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