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刚
春暖花开,到各大医院的变态反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就诊患者逐渐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监测显示,今年花粉来得早、来得猛(花粉浓度骤然上升),花粉量大,过敏症状较重,以痒为特征。专家提醒说,花粉过敏主要症状是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部分可伴有眼痒、咽痒、耳痒、咳嗽、喘憋或荨麻疹、湿疹。提醒不要把花粉过敏误认为感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规范治疗。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花粉研究室每日花粉浓度监测数据显示,3月11日北京地区已进入花粉高峰期。由于气候变化,今年春季花粉高峰期比去年提前9天,目前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柏科、榆属、杨属花粉,柳属、白蜡树属花粉近两日也开始出现,接下来,陆续出现的花粉有悬铃木属、银杏、桑属等,预测北京地区花粉高峰期将持续到4月底,但桦树花粉和松属花粉将持续到5月底。预测东北地区将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进入花粉期。“花粉浓度上升后,花粉症患者比平时增加了50%,从原来每天200多例猛增到300多例。”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学艳表示,普通患者极易把花粉过敏误认为感冒,但其实仔细辨别两者是有着明显差别的。花粉过敏主要症状是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有人伴有眼痒、咽痒、咳嗽、耳痒等症状,与感冒症状很相似,但花粉过敏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持续时间比较长,至少3周以上,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群。而感冒一般伴有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持续时间短,一般3-7天,很少超过2周,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
王学艳提醒大家,花粉症患者可以提前1-2周进行预防性用药,待花粉期过后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以防严重后果发生。目前根据花粉流行情况,建议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期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戴花粉防护口罩和眼镜,不要迎风走路,开车要关闭好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