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柔性显示技术将给智能终端带来革命性变化
■本报记者 武晓莉
2019年春,整个智能终端链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出货量下滑带来的恐慌,另一方面又是5G柔性显示技术带来的创新机遇。业内人士认为,以5G为前提的柔性显示技术将让智能终端折叠成为标配,并给手机显示、结构、摄像头、电池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成为未来两三年内重构手机产业链的一个新机会。
对消费者来说,柔性屏不仅仅是把手机折起来。5G折叠屏,将给应用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
花开正烂漫,柔性屏,堪“折”直须“折”。
终端引领消费级应用
“在巴塞罗那展上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就是折叠屏手机已经变成现实了。”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在GSMA举办的PostMWC19思享汇-智联万物论坛发言中说,“我本人是非常关注这个的,5年前在三星的一个展厅里,我第一次看到折叠屏手机,它是两面翻的,我每年都在等。到了今年,终于看到三星和华为有了商用的产品。我觉得不管你喜不喜欢折叠屏手机,这都肯定是一个巨大突破,这是2007年苹果手机出现以来手机最大的改变。它的意义不在于屏幕变大了,而在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将变成一体,这一定会产生很多很多新的功能。”“移动终端设备会引领5G消费级的应用。”王建宙说,“从1G到4G,所有变化都是通过终端出现的,都是终端体现了网络功能的变化。我觉得终端非常重要,我非常有感触。”他认为,虽然大家都强调5G会带来创新的B2B行业应用,但最终还是要有消费者的作用,折叠屏终端将促进5G的消费级应用。“未来5G终端从形态上应该是大屏、多屏、折叠屏成为标配,这个变化绝不仅仅是屏幕变大的问题,它的变化充分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胡厚崑表示,以看视频为例,以前的手机是一个小屏,但当5G折叠手机屏幕展开的时候,整个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胡厚崑认为,折叠屏终端必将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它将充分满足用户对Pad等终端缺乏便携性的要求,同时满足对高清、大屏的要求。
“另一方面,它确实是应用的推手。”胡厚崑说,“在2C应用层面,大屏、多屏、折叠屏的应用开发、生态演进过程还稍微滞后。对应用的开发者来说,怎样利用大屏、多屏、折叠屏和网络的特性,给现有的应用提供一个全新的体验,是一个新的课题。谁能抓住大屏、多屏、折叠屏这个空间,谁就能在应用方面领先。”
两条技术线谁更优越
“柔性显示能够解决的最大痛点在于高清大屏和移动便携的矛盾。有了柔性显示,我们的电视不再笨重,卷起来就可以轻松带走;有了柔性显示,我们也不需要同时买手机和Pad,一部折叠手机就能代替这两个产品,更便携也更划算。”柔宇科技副总裁樊俊超对记者说。
为什么从5年前就有的技术,到现在才开始商用化呢?因为还有一个技术痛点。“柔性屏幕本身早就成熟、早就商品化了。”王建宙认为,只是该技术应用于手机比较难,因为原来的手机面板跟底板都是玻璃的,现在要折叠屏幕,但玻璃不能折叠,所以就在材料、化工方面折腾了很多年。他说:“现在终于突破了,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厂商提供这个产品。”
“目前全球范围内在柔性显示方面,一个是三星的LTPS(多晶硅)+RGBOLED的技术路线,另一个是柔宇的技术路线。而其他显示面板企业在AMOLED玻璃硬屏和固定曲面显示方面,几乎全部采用了三星主导的技术路线。”樊俊超说,“最关键的技术是背板技术,我们在背板上做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做上发光层。做发光层这一步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把传统的玻璃基板换成薄膜基板,做上集成电路,就非常不容易了。”
据了解,照搬国外曲面显示技术线的传统面板厂商,动辄要投入几百亿元的代工生产线,而且在关键时刻,难免会遭遇专利、产能等的掣肘,这不是没有前车之鉴的。
樊俊超说:“与之相比,柔宇是完全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柔性显示屏量产线良率更高,投资成本更低,大概100多亿元,而且产品的柔性和显示性能更加优越。”
记者在体验柔宇手机时,技术人员介绍说:“这款手机的特点是轻、薄、柔、艳。”据了解,2018年6月柔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全柔性显示屏的量产。
用户需要便宜耐折产品
在此前的巴塞罗那展上,折叠屏手机大出风头,但有两点最让用户望而却步,一是动辄上万元的售价,二是屏幕弯折耐受性(行业平均是10万次)是一个很大的购买障碍。一般用户都担心如此昂贵的手机不知道用多久就会出现折痕,或者出现接触不良等。
业内人士对此也不无担忧。达闼科技CEO黄晓庆对记者说:“问题是弯折一种材料10万次以上,还能不能够保证它是有效的、毫无折痕的、不会影响导电的,这跟柔性显示屏本身的显示技术没有任何关系。华为、三星的折叠屏手机为什么卖那么贵,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解决封装的问题。”他认为,铰链技术不过关、良率低,是导致售价高昂的主要原因。“华为、三星、柔宇三款手机里,我们卖得最便宜。”樊俊超说,“其他的铰链、供应链的价格都很透明,那必然是在屏幕的价格上有较大的差异。此外,柔宇量产的全柔性显示屏经过超20万次的弯折测试和扭曲测试、张力测试、跌落测试等严格检测,整个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均已达到消费者使用要求。”
樊俊超认为,任何一个科技产品,其价格都会随着产能、市场容量、原材料、供应商等各方成本的下降而出现下降。柔性显示是非常新的东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是一个主流方向。未来还需要有更多厂商一起加入,这样,产品成本才会大幅下降。对于最终用户而言,柔宇技术路线的优势最直接的一点是大家可以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体验。对于产业链而言,这也有利于全柔性显示屏更快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为更多企业客户提供新的机遇,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产品设计方式和体验。
“我觉得,5G应该会把手机从今天的个人信息中心演进到个人智能控制中心,折叠屏只是开始。”王建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