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老城改造让消费环境换新颜
作者:董雅婷


    (上接1版)
新业态浸入生活
  梁女士幼年时曾住在三里河周边,在她的印象里,这里“电线电缆东一条西一个”,为了拓展生活空间,居民还会开墙打洞、私搭乱建,加盖二层、小厨房等现象屡见不鲜。看着眼前一尘不染的街巷和介绍“河长制”的公示牌,梁女士感慨“完全认不出来了”。河道范围内的480户居民告别了破旧的平房,长巷头条等9条胡同也进行了市政改造、架空线入地和胡同景观整治。
  增加居民的幸福感,是三里河改造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三里河畔打造了国内第一家杂志图书馆“春风习习读书会”,江西新建会馆、江西丰城会馆、安徽泾县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的修缮及违建拆除工作也在进行中,“故宫艺术馆”也即将落户三里河畔。“注重文脉保护传承,留住原住民,引入年轻人”,已成为三里河地区改造工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不远处,保留了大量民国建筑的西打磨厂街也正逐步迎来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业态的入驻。东城区消协秘书长万海龙介绍说,近一年来,胡同里的民宿已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上的一抹亮色。西打磨厂210号在老北京民居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建筑理念,由“共享际”经营的长租公寓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共享际”负责人贾晓蒙说,进驻1年多来,“共享际”多次开展“1元公益电影”“百家饭”“文明养犬”交流活动等,邀请附近居民参与,还多次组织“胡同跑”等活动,为上班族和游客提供浸入式体验老北京生活的机会。
  紧邻的前门商业区,转型目标升级为“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突出文化体验、旅游体验、创意体验、生活体验,陆续引进了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红星二锅头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非遗体验中心等文化体验项目,升级改造原有商户20余家,为消费者提供了别具特色的体验。
  东城区消协秘书长万海龙从小在三里河附近长大,见证了当地从没水到有水,从“脏乱差”到鸟语花香,从良莠不齐到秩序井然。他感慨说:“只有消费环境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齐头并进、相得益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才会大大加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投诉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城改造让消费环境换新颜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