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市场监管助力脱贫 金山银山 来看平山
作者:李建


    (上接1版)
  左邻的柏庄酒店原有厨房较为狭小,为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提出的“明厨亮灶”要求,酒店把仅有的一间雅间改成了操作间。店主人王会健说,虽然少了雅间,却让游客吃得更安心、放心、舒心,收入不降反增。
  截至目前,西柏坡镇已有130多家农家乐餐饮店实现明厨亮灶。让特色餐饮吸引游客消费,让“齐洁雅”成为农家餐饮的标配。
  张文亮告诉记者,游客来西柏坡旅游消费,餐饮安全是个大问题。2018年10月,西柏坡红旅小镇开始运营,作为西柏坡景区的新地标,红旅小镇的餐饮服务保障功能将更加突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区”,提升小镇食品安全保障品质成为平山县市场监管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加大对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监督检查,加大日常巡查和快速检测频次,拓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公告投诉举报结果以案说法……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忙碌,终于换来小镇街区的经营规范。
  截至目前,红旅小镇登记备案的58家小餐饮商户中,已有42家餐饮店按创建标准实现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示上墙等规定也全部落实到位。
  张文亮说,平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的西柏坡景区管制区餐饮行业协会成立工作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协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杜绝上路拉客、揽客等影响景区秩序的不良现象。记者在西柏坡采访的几天,没有碰到一起开农家乐餐馆的村民骑摩托车追着游客车辆揽生意的情况。
景区维权零距离
  “咱景区的商户都是实在人,您吃不了亏。有啥不满意的,您还可以到消费维权服务站投诉。”记者采访当天,在红旅小镇一间别致的小木屋前,摊主陈习强正向一位游客推销商品。
  陈习强所说的景区消费维权服务站的标牌,就挂在游客服务中心内的景区门票领取处附近,醒目易找。《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消费维权服务站看到,墙上张贴着消费投诉受理调解的各项流程与制度,法律法规手册、投诉咨询记录等各类文书整理有序,摆放在文件柜内。
  景区专门受理投诉的朱国亮告诉记者,消费维权服务站既“坐等”游客上门,遇到特殊情况,还会到现场调解,总的宗旨就是确保消费者“投诉不出店,维权不出门,不能让游客带着遗憾和不满离开咱西柏坡”。
  记者了解到,两年来,服务站共受理游客投诉48起,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从数据来看,西柏坡景区投诉数量和在全县消费投诉总量中的占比都在逐年下降。”平山县消协秘书长刘建丽认为,数据的变化源于景区硬件软件建设的的规范与提升。
  1972年出生的陈习强初中毕业后,就在景区开着三轮车卖花椒、柿子、杏仁等土特产。小镇建成后,当地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引导流动商贩进入统一市场,陈习强率先在小镇承包了固定摊位,虽说一年一万多元租金,但陈习强却觉得很值。“过去做生意大都是流动经营,游客的大巴车还没停稳,推架子车的、蹬三轮车的、骑摩托车的就蜂拥而上,乱糟糟一片。现在规范经营,既舒服心里又踏实。”陈习强说。
  从“骑三轮”到“守木屋”,从过去和市场监管人员“打游击”到主动接受规范管理,陈习强们的故事恰是西柏坡景区旅游消费环境化茧成蝶、品质升级的最好印证。“经营业态多了,市场秩序好了,景区硬件的品质提升了,消费维权网络的软件升级必须要跟得上。”刘建丽告诉记者,县消协把“维权软件”建设的着力点放到了两个方面:一手抓投诉调解,强化景区维权服务站作用,二是抓教育引导,通过“送知识”“送法律”“送服务”三下乡宣传活动传播消费维权知识和理念。
  如今,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早已脱贫出列,摘掉了32年的“贫困帽子”,每天都是富美乡村、游人如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规直打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市场监管助力脱贫 金山银山 来看平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