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监管层清理智能存款 活期理财该咋办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继去年12月被央行窗口指导后,监管层开始清理智能存款:存量自然到期,增量一律停发。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监管层自5月初召开会议要求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根据整顿计划,金融机构具体实施分为准备期、过渡期、停办三个阶段推进,准备期为5月16日,制定压降计划;过渡期为5月17日至11月30日:在此期间新开办的业务合约到期日不得超过11月30日,且各存款创新产品不得超过5月16日规模;自12月1日起停办,不得新开办业务,存续期内产品余额自然到期。法人金融机构开展创新存款产品的情况将纳入合格审慎评估。
  对此,记者联系了多位银行人士进行核实。部分银行从业人士称暂未收到此通知,但一家国有银行人士表示,已看到有未盖章的纸质版文件流出。另一银行人士则称,他虽未看到相关文件,但该行智能存款产品“5月17日起因政策调整被总行叫停”。
  据了解,目前对于智能存款的界定有些混乱,其实背后对应的应该是有两种不同的产品:一种是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另一种是按照存款期限靠档计息。前一种产品大多是传统商业银行推出的,后一种则以民营银行推出为主。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存款类型,智能存款最初由民营银行为缓解“存款荒”而推出,因兼具50万元内刚兑、收益高、流动性强等特点,自发行以来便备受市场关注。其底层逻辑为:大多智能存款产品将款项存入3年期或5年期等定期存款业务,同时引入“收益权转让”这一创新制度,当用户需要提前支取时,银行将该产品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金融机构,待所有资金到期后,银行再将部分定期存款利息分给第三方。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多家民营银行发行过智能存款产品。例如,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网商银行的“定活宝”、苏宁银行的“升级存”、中关村银行的“会存”、众邦银行的“众邦宝”、新网银行的“季得利”等。这些智慧存款的起购门槛为100元,利率目前在4%上下,远超银行0.35%的活期存款利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表示,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大背景下,尽管银行可自由上调存款利率揽储,但从实际发展来看,其一般会控制在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上浮40%左右,目前,部分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产品利率已突破市场“隐性”存款利率上限,监管层此举或是担心高利率可能扰乱市场。
  事实上,银保监会5月17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23号文),要求排查银行结构性存款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的情况。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监管是为了整顿大行与小行之间关于揽储的不合理竞争,让利率市场回归健康轨道。
  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部分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已下架。某民营银行APP显示,该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已处于“售罄”状态。但也有一些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依然在售,不过有的也已实行每日限额购买。
  融360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存款竞争加剧,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等揽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普通储户来说,不能办理个人活期智能存款,可以选择办理个人智能定期存款、个人大额存单等相对较高收益的存款产品,以及有资质银行发行的真实的结构性存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监管层清理智能存款 活期理财该咋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