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红帮裁缝”到服装名城
以知识产权保护谋发展
作者:郑铁峰
图片


    ■本报记者 郑铁峰
  100多年前,凭着一把剪刀、一把尺子,浙江宁波人做出了中国第一套西服、第一件中山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写出了中国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红帮裁缝”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写下了辉煌一页。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创业者继承了“红帮裁缝”精神,以踏实的作风、精湛的工艺、诚信的经营之道,打造出一批享誉中国、蜚声国际的知名品牌。从雅戈尔、罗蒙等老牌服装品牌,到近年来涌现出的太平鸟、斐戈、麦中林等时尚品牌,宁波服装已形成了多元化、系列化的格局。在这“服装名城”成就的背后,既有企业对于品牌打造的重视,也与宁波市场监管部门在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持续关注密不可分。
培育本土品牌
  20世纪70年代末,30岁的李如成从农村插队回来后,进了以2万元知青安置费创办的青春服装厂,在村边戏台的地下室,用职工家搬来的缝纫机,加工短裤、套袖。10年之后,有了“雅戈尔”这个响彻大江南北的服装品牌。
  雅戈尔以龙马精神为品牌灵魂,凭借研发创新和卓越品质逐步确立国内领先者的地位。1997年,“雅戈尔”荣获首批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1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中国商标金奖”;雅戈尔品牌多次获评最受消费者喜爱品牌和行业标志品牌。
  跨世纪之际,雅戈尔相继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自营品牌服饰专卖店,如今1000平方米以上超大型旗舰店更成为了时尚都市的一叶风帆,并形成了五大品牌各自清晰的品牌定位。
  在中国消费市场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品牌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雅戈尔是少数坚持建设自营渠道的品牌企业,李如成认定“培育品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做好长远打算”。自2008年开始,雅戈尔发起了一场服务革新,卖场展示陈列销售技巧、待客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效果显著,样板店管理模式已成规模。通过内外兼修,雅戈尔取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目前,雅戈尔在全国各地拥有2000多家卖场,奠定了雅戈尔进军高端品牌的基础。
建立品牌指导站
  近年来,宁波市围绕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等环节,不断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2018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40731件,同比增长71.93%,累计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2.8万件。其中,驰名商标95件、地理标志商标30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059件。
  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全市商标品牌战略工作的主要实施单位,近年来,结合宁波实际,搭建基层商标品牌工作平台,提高商标品牌指导和服务水平,满足企业及社会需求,重点就是以品牌工作指导站建设,调动企业、政府及部门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商标品牌工作环境。
  品牌指导站建设始于2012年。指导站本身就是一个围绕企业品牌建设的平台,实现了市场监管服务职能发挥、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团体服务工作与企业商标品牌创建需求四者之间的有效对接。指导站按照“大品牌”“专业化”要求,以市场监管部门为主导,以乡镇(街道)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等为依托、引入优质第三方资源,帮扶企业解决创牌、维权中的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品牌指导站116家,关联企业12.6万家。2017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一行专门前来宁波考察指导站工作。2018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给予了批示肯定,省内外有关政府和部门40余批次前来考察学习。
  指导站除了面对面指导和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外,还在不断完善和创新。比如,每年开展星级品牌工作指导站认定工作,并根据《关于宁波市商标品牌战略实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对认定的星级指导站予以每家3万-5万元的经费资助,支持品牌指导站更好地为辖区企业服务;开发“商标品牌工作平台”,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智能化图形比对技术,突出商标预警和侵权预警两大功能,为企业实现商标侵权监控与维权提供技术支撑;组建专家志愿团,推动开展指导站的商标品牌“你点我讲”培训活动,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的商标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能力。
  正是抓好基础工作并通过有效运作品牌指导站,近年来,宁波市的商标品牌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成果明显,有4个区县(市)、9个乡镇街道、31家企业成为省级商标品牌建设示范单位。 (下转2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红帮裁缝”到服装名城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