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广东广州 网络申请消费贷款风险高
作者:陈晓莹 李青山


      本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分析,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436人次,受理消费投诉5393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37万元。其中,涉及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咨询和投诉共84件,办结率100%,成功调解率为70.23%。
  售后服务和质量问题,是引发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近几年的投诉热点均集中在日用百货类、家用电子电器类、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和生活社会服务等5个领域,共占投诉总量的65.38%。但是今年,互联网服务、社会生活服务、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的投诉量和占比率较去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广州市消委会与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广州市洗衣洗涤行业协会、广州老字号协会、广州市家庭装饰装修协会等14个行业协会深入开展消费共建活动,涉及相关企业14家。
  投诉分析显示,部分新兴消费领域在监管方面存在压力,新的产业业态和消费模式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的消费风险。一是网络申请消费贷款风险高。网络平台贷款方式,合同在线上签署与确认,不额外提供纸质合同,不少消费者未仔细研究相关条款就匆忙签约,甚至还是在销售人员的“热心帮助”下就迷迷糊糊地完成贷款。一旦发生纠纷,难以固定证据和对商家追责,有可能陷入个人征信受影响和财产受损失的困境。二是网络订票服务,包括线上购买机票、电影票、景点和演唱会门票,存在使用规则明示不清,购票后无法使用或者被限制使用,优惠宣传不实,强制搭售产品,退票规则严苛等不合理的售后服务限制条件。
  广州市消委会负责人表示,对于长期的消费痛点,仅靠消费维权这一“治标”的办法难以彻底解决,还需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介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经营者的失信违法行为。对于消费新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快补齐管理规章和监管执法的短板,同时提高行业新业态的治理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投诉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广东广州 网络申请消费贷款风险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