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在实体店,你或许能碰到精通女装的店老板,但是,肯定不会碰到一位如口红一哥李佳琦一样的带货明星。记者发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导购人员的性别界限越来越模糊,剁手族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
数据显示,虽然男性消费者在3C、彩电等“硬核”家电的选购上仍然是重要购买人群,但是,女性消费者占比在不断攀升。过去三年,京东平台上,女性用户购买游戏影音娱乐设备的数量翻倍增长,而且,女性用户购买运动户外产品的消费额占比也在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在人们认为是女性的专属产品方面,男性剁起手来也是毫不含糊。前不久,苏宁生活家电发布的“入伏十二时辰”数据报告显示,入伏第一周,电动牙刷环比增长164%,剃须刀环比增长62.8%,吹风机环比增长70.2%,有趣的是六成个护小家电消费者为男性,“精致”一词正式被男性收入囊中。
此前,淘宝发布的2018年“中国男性消费报告”显示,“他经济”正爆发出巨大的能量。2018年,我国男性不仅在淘宝上消耗了2亿支洗面奶,而且在彩妆消费上也是须眉不让巾帼。仅在天猫,男士眉笔、男士口红、男士面部防晒产品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214%、278%、145%。
“香水就是人的隐形服饰,你的香水应该和你的着装配套,你今天喷的香水和衣服就不太配。”如果仅看这段话的内容,人们会想到说话的人应该是一位穿着职业套裙、踩着高跟鞋的女性,但实际上,坦然地对记者说出这段话的是一位面色黢黑,身体壮实,还有些胡子拉碴的男性,其职业是某事业单位的网络支持。
2018年6月,唯品会和京东联合发布的一份《去性别化消费·中国两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传统基于性别标签定义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改变,消费的性别边界正在逐渐模糊。具体来说,就是男女之间消费差异正在弱化,这一趋势在90后、95后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
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势的变化,对很多品类的生产、销售以及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的背后就是市场机会。比如男性对护肤品的需求、使用习惯与女性有着很大的区别;而女性对于电子产品、健身器械也会有与男性不一样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仅仅从研发人员对于不同品类产品的设想去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否则,将难以适应新的消费形势的变化,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表示,当网络零售从30%以上的高速增长期转入相对平缓的快速增长期后,用户红利逐渐消失,如何利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消费主张,充分挖掘老用户的价值,在产品外观、功能设计、商品推广、消费全流程服务的提供等方面进行创新性规划,提供更为专业化的从产品到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及更具有针对性的运营和品牌塑造,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