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动力电池评估、充电桩使用等棘手问题将有望解决
大数据跟踪问诊新能源车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充电信息。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今年5月份起,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共发现新能源车事故79起,其中针对已查明的车辆起火状态来看,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8月18日,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张照生博士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19年中成果发布会暨新技术研讨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由工信部指导和监督管理的平台,目前累计接入250万辆以上新能源车,占纯电动车保有量的85%。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将迎来第一个大规模报废期,退役电池处理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如何建立新能源车发展长效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新能源产品,新能源车与大数据跨界融合,将为市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动力电池期待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9年以来,接连不断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故让一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安全性产生质疑。
  联盟秘书长王震坡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新能源车安全事故呈现多发态势,涉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再小的安全问题也会给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行业蒙上阴影。
  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起火的主要因素。而人为碰撞因素和使用故障率则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概率范围内。因此,进一步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确保提升新能源车辆安全性。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业内便呼吁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长效机制。不过,由于彼时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不大,且各方注意力集中在高额补贴上,导致这一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眼下,当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这道“选择题”已经成了“必答题”。
  对此,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开发院院长王德平表示,构建电池容量和电池安全系统模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汽车企业把电池容量引入到电池安全评估上,通过海量数据分析,面向车辆和消费者两个端口进行闭环设计,实现整个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专业说法有些难理解。其实,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就相当于车辆电池的体检站,一旦车辆被监测到有异样,就会有人及时联系到车主,避免消费者驾驶隐患车辆上路,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一汽奔腾车型的实际应用为例,车辆电池包密封失效,会使绝缘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这个数据规律,厂家近日发现在南方的一汽奔腾三辆新能源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汽车厂家在第一时间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拆解车辆电池包后发现,这三辆被大数据提示“预警”的车辆均在此前发生过碰撞,且电池包密封已经失效。
  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则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预警保护,防患于未然。
  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实现智能健康管理。数据监控不仅用于事前的监管,更可通过大数据及时提醒消费者改善用车行为,使电池处于最佳状态,进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溯源平台呵护知情权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新能源车逐渐步入全生命使用周期尾声,上万块装置在新能源车辆上的动力电池即将“退役”,这些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年限不一的动力电池将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备受关注。
  2018年7月,受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接的“国家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启动,开始积极探索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模式,溯源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实操阶段。
  与国内二手车市场面临的难题相同,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也存在买方和卖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刚刚成立的国家动力蓄电池溯源交易平台被认为是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统一信息获取的“良方”。提供该系统技术支持的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超华表示,此前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有大部分国内新能源车动态数据,将静态数据和动态实时运行数据相结合,可以解决买方和卖方“退役”电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相当于为买卖双方做了第三方公证。
  今后,通过数据查询,消费者就可以知晓哪些电池是原厂正品电池,更清晰地辨识电池优劣。
大数据提升使用感受
  “做好充电服务是推广新能源车的重要路径,遗憾的是,目前充电难依然困扰新能源车消费者。”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控及架构部部长沙文瀚表示,人们不要把眼光仅盯在充电桩数量上,而是要关心充电桩实际使用效率环节。
  目前,各地加大基础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公共充电桩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7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4.7万台。其中,7月份,公共类充电桩同比增长62.5%。
  直线上升的充电桩理应为新能源车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殊不知,由于充电桩与车辆不匹配、充电桩废弃、燃油车占位等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充电桩的有效使用率。
  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附近2公里范围内共有4座充电站。记者调查发现,位于黄亭子东侧的国家电网充电桩常常成了燃油车的停车位。
  对于那些急需充电的新能源车主来说,如何将充电桩的真实信息准确发布,不让消费者走冤枉路?
  在联盟的协调下,平台可以提供覆盖最广、车型最全的实时充电信息,解决车主充电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据沙文瀚介绍,奇瑞新能源基于新能源车主的充电行为分析,构建了新能源乘用车充电桩数字地图,这是一个为奇瑞新能源车主打造的专属信息服务系统,将在试点初步完成后准备后续推广。
  此外,如果个别充电桩长时间没有任何充电记录上传,这个充电桩有可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正常使用。联盟或新能源汽车企业会及时通知充电桩企业及时查看,尽早解决问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车评台·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数据跟踪问诊新能源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