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如今AI测肤App五花八门。
图二:某消费者使用AI测肤App的测试结果。
■本报记者 庞建新
秋季来临,很多消费者面临着“干、痒、痛”的换季烦恼,在选择护肤品时也在不断“种草”“拔草”中寻找适合肌肤的产品。但对于新潮的年轻人来说,随着“美图美妆”“你今天真漂亮”“爱肌肤”等AI测肤App的广泛应用,想知道自己的肌肤状况并不难,只需拿起手机摄像头对准面部拍摄就能检测到皮肤状况,还能了解相关改善方案。
玩且“带货”
“下载爱肌肤App,使用App拍照后,通过手机摄像头高清成像+AI分析技术,从细纹、色斑、毛孔、黑头、皮下红区、黑眼圈、法令纹、肤龄等8个维度,对用户皮肤状态进行量化检测。”北京消费者薛女士试过几款AI测肤App,惊奇地发现“爱肌肤”图像报告让她“看到了自己的痘痕”。她对记者表示,她很满意这款App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原本只想娱乐一下的薛女士认为它很“专业”,更符合消费心理。
另一位北京消费者田女士表示,她此前用的几款App在提供娱乐的同时,最终都有“带货”功能,将消费者“引流”至电商平台。
为了体验AI测肤,记者下载了“爱肌肤”“你今天真漂亮”两款App,发现这些AI测肤产品测试流程相似,都是通过手机后置摄像头对面部进行拍摄,识别出脸部哪些部位有痘痘、黑头、细纹、易出油等,再打分、生成数据报告。“你今天真漂亮”会引流到电商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爱肌肤”则会提出针对性护理建议,普及相关护肤知识。
有观点认为,AI测肤App就像一个随身的医生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给出皮肤状况诊断结果和化妆品使用建议。人工智能在美妆领域的应用,无疑会帮助用户完成从盲目“种草”到科学护肤的认知升级过程。
医疗影像 AI辅助诊断服务商——宜远智能的创始人吴博曾表示,目前手机端肤质测试的精度能达到70%左右,而通过光谱测肤仪等硬件设备的肤质测试精准度能达到90%。
一位不愿具名的AI测肤App研发者对记者表示,最专业准确的测肤数据肯定是出自实验室,其次是商家B端使用测肤仪器,而针对消费者C端开发的产品,则要兼具娱乐性和专业性的考量。
显然,失去娱乐特性便会失去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能先玩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AI测肤也在向更专业的方向靠拢。
延伸创新
“正常范围偏油、皮肤比较粗糙、皮肤干燥需要补水”等等,这些简单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测肤需求,他们更想知道“皮肤表层下面的真层皮肤如何,胶原蛋白有多少,衰老情况如何”等更为专业和复杂信息。
一位从业20多年的美容院管理人士表示,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了解自己的皮肤状态,他们也很少到美容机构使用专门的皮肤检测仪器来测试,更很少有人想到去专业的实验室测试皮肤,即便真的参与测试,过程也非常复杂,要用取样贴在脸上取样,然后在实验室中经历十几天的校验才能有结果。人工智能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AI测肤通过消费者照片数据库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识别用户皮肤的数据,为个性化开发和定制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例如,一些消费者在选购面膜之前,可以先向AI平台进行咨询,而AI可以针对新老用户进行24小时随时分析,基于每个人的面部结构、皮肤、所处环境、年龄因素等,提供改善方法以及有针对性的面膜选择建议,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面膜。
例如,强生集团旗下品牌露得清推出了一款3D打印面膜Maskid,用户使用拥有红外景深功能的手机搭载相关App扫描脸部,商家根据其脸部数据特征定制面膜形状和大小,并且还能针对用户特定皮肤对面膜的成分进行配比。今年7月,资生堂推出了名为Optune的个性化定制护肤系统,通过专用App帮助用户测试和记录温度、湿度、环境、肌肤、睡眠、生理期等数据,分析数据后从8万多个产品配比中选择适合用户的一款。此外,玉兰油则推出了AI皮肤分析平台SkinAdvisor;欧莱雅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美妆界,在增强消费者体验的同时,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专业的护肤咨询。
尽管AI美容科技产品或被质疑为营销噱头,但是无论对跨国企业还是初创型企业来说,投入AI、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消费者需求才是产品走向的基石。
正如欧莱雅全球CEO安巩(Jean-PaulAgon)所言,数字技术与美妆业务是契合的。“美妆产品表现力很强,消费者也很年轻,他们喜欢用手机自拍、直播,虚拟染发、试色这些融入了技术的新服务,在美妆领域都很适用。”
安全“刷脸”
于消费者而言,从朋友圈的AI换脸到相对专业的AI测肤,“刷脸”热也面临数据泄露问题。
前不久,央行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表示,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被盗取,会带来非常大影响。
中国泰尔实验室去年发布了《移动终端基于TEE的人脸识别安全评估方法》,对人脸采集、存储、比对等过程中的安全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评估方法终究与法律法规不同,想要对安全问题进行约束,既要靠企业的自觉,也要靠消费者的警惕。
专家提醒,如果想保护自己的人脸信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小公司出产的美颜、人脸测试、皮肤测试等等硬件产品或App、小程序等。
从分析肌肤问题,到“匹配带货”,AI测肤能否发乎娱乐导流,止于专业安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