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刚
随着自驾游的发展,游客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多,如要有完整配套成熟的自驾游营地,才能更便捷地补给物资。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两项自驾游行业标准《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对自驾游目的地和自驾车居车营地做了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标准,自驾游目的地将依据线路、服务、资源、交通设施等要素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等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依据营区位、规划设计、功能区设置、营位数量等要素划分为3个质量等级,从3C到5C不等,C的数量越多表示等级越高。
其中,《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明确规定,国家级自驾游目的地的自驾游路线不少于3条,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不少于3个,自驾游驿站不少于3个,同时要求目的地必须制定和实施支持自驾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外,《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要求自驾游驿站有旅游厕所和小型停车场,停车位不少于20个,移动通讯信号能有效覆盖线路沿途。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则明确,营地须有独立法人资格,品牌加盟和代理机构不得使用其等级标识。旅居车营地须正常营业满2年
方可获得等级划分资格,已获得等级的营地,在本等级满1年后方可申请更高等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还要求,每个自驾车营位由停车位和帐篷位组成,占地面积一般不小于50平方米。此外,这两项标准还对自驾游规划、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安全引导、应急管理和数据统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标准中的“旅居车”,指的是配备卧室、起居室、卫生间、厨具等基本生活设施,通过自力行驶或借助外力牵引行驶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房车。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产业研究所所长张金山告诉本报记者,两项标准的出台,为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营地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对于完善自驾游配套设施、引导营地建设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自驾游已达35亿人次;全国旅居车保有量突破10万辆,已建成自驾车旅居车营地540个,在建388个;自驾游客人均停留时间2.97天,人均消费1062元。自驾游已经成为国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拉动国民消费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驾游政策也是利好频频,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与自驾游相适应的汽车租赁等服务,着力开发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品”,为新时代自驾游发展明确了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建成营业的自驾车露营地在600家左右,在建营地约有500家。按照此前十一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各类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000个。
张金山表示,在欧美等国家,自驾游特别是旅居车营地等休闲设施,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及营地分级的出台也是学习国外经验,适应国情实际之举。而按照基础和标准来看,建设自驾游集散中心、公共信息、厕所、驿站、标识标牌等设施服务是下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