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多种形式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
图: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监管处调研基层监管情况。
■本报记者 洪敬谱
自今年7月以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积极运用多形式组织了“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保健食品专项科普“五进”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
为了提升消费者自我防护能力,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保健食品“五进”宣传专栏,开通了政策法规、工作信息和科普知识内容,让更多人了解保健食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在该市繁华地段四牌楼十字路口电子屏滚动播放保健食品公益宣传,并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进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进行科普宣传。
8月26日,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保健市场乱象整治行动中取得的进展和阶段成果,向公众广泛宣传保健市场消费知识,提升社会对于保健食品等产品的关注程度和鉴别能力。
针对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引诱购买货不真、价不实的保健食品的情况,淮北市烈山区市场监管局一方面大力提升市场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增强老年人警惕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强化“内”在防骗意识。该区市场监管局还走进“南湖之声”广播电台,开办专题栏目,以知识问答形式,每天在五个时段轮流播报。紧紧围绕“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核心理念,强调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药品的区别,向公众宣传保健食品基本概念、功能声称、适用人群、标签标识等基本常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正确辨别、理性选购保健食品的意识。
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7月26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市场监管局在包河区义城街道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知识进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监管处调研员陈自福从普及保健食品知识的角度出发,讲解保健食品概念、常见的欺诈套路、防范指南、曝光典型案例等,详细解释了保健食品基本知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这三者的区别以及保健食品的功能等,让参与者进一步了解保健食品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过节选播放的《解密保健食品消费骗术》微视频,告诉老人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领取商家免费的鸡蛋等礼品,明天可能就会被骗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钱财。”
“保健食品的标志是什么样的?”“得了高血压,可以靠保健食品治疗吗?”“购买保健食品要注意什么?”在保健食品知识互动答题环节,居民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中,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还为居民们现场答疑,设置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展板,现场发放“购买保健食品注意事项”宣传单,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保健食品,树立健康、安全、科学、理性的保健食品消费理念,增强对虚假宣传的辨识能力。
居民们认为,活动内容贴近群众需求,专家经验丰富讲解详细,真正把专业的健康知识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他们纷纷表示,将向身边的亲友特别是老年人宣传防范保健食品诈骗的相关知识,做到“一传十,十传百”,让广大老年人不再上当受骗,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真正做到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共建共享食品安全。
此次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在该省各县(市)区同步进行,是市场监管总局、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的一个环节。各地市场监管局在今年12月之前,将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确保“五进”宣传活动不走过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消费意识,从根本上保障群众保健食品消费安全。
深入基层调研监管难点
9月3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特殊食品监管处一行来到滁州市调研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调研组一行首先考察了安徽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重点调研保健食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资质、质量管理、从业人员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自查、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监管等情况,听取企业负责人有关监管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一行还先后深入安徽白云商贸有限公司、来安县水口宝贝宝洁母婴用品店、来安县惠丰大药房等经营户,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随机抽取商品查验、征求意见等方式,详细了解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等特殊商品证照管理、专柜专区设置、索证索票、基层监管频次等情况。
随后,调研组在来安县汊河市场监管所查看了特殊食品监管台账及有关资料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和来安县市场监管局关于特殊食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就市、县、所三级特殊食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