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日前,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率先在全市开展构建行政许可大审批体系工作。
一是前期梳理。抽调原食药、原工商、原质监业务骨干人员组成行政许可审批体系建设专班,对现有105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审查方式、审查资格等内容进行整理汇总。
二是科学整合,合理分类。将原有3个部门的多个受理平台统一整合为一个受理平台,实现6个注册分中心全区通办。将105个事项划分为4类,一类由登记部门受理、登记部门核审,共65项,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融合,对原工商27个事项中变更法定代表人、名称的采取同步受理、符合条件的,即时发放办理结果。二类是登记部门受理,市场监管所实质审查,登记部门发放办理结果,共计2项。三类是登记部门受理,业务科室技术审查,共计34项。四类是业务科室受理、业务科室审批,共计4项。
三是优化流转程序。涉及启动实质审查的,通过市场准入辅助系统实现内部流转,减少申请人往返次数,避免纸质档案遗失。
四是规范审批行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制作事项审查规范,统一审查标准、尺度,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五是完善档案库建设。明确证、照档案归档方式,档案移交流程。
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于9月23日开始在科技园区登记注册分中心先行开始办理34项原食药类行政审批事项。自10月1日起,全区6个登记注册分中心实现全区通办。下一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会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体系建设,提升行政许可工作质量,服务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