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应是褪去了稚气和浮躁,走向成熟。而对于一家汽车品牌而言,13年的光景可完成一次华丽的蜕变。
图:荣威RX5MAX。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今天是荣威品牌13岁的生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如此特殊的一天完成荣威RX5MAX百城千店交车仪式具有特别的意义。”10月12日,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在北京交车仪式现场略显激动地说道。
不难看出,在那一瞬间,他回想起了关于荣威品牌成长的点点滴滴。
将时间拉回13年前,正值国内家用车市场化的发展期。面对着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蛋糕,不少车企都争相将国内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希望能在当时尚属“蓝海”的国内车市中抢得一杯羹。
彼时,自主品牌乘用车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关键技术较为薄弱,量产车产品普遍技术含量较低。
在技术水平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在与合资品牌竞争中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正是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合资品牌快速上位,也奠定了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人们固有印象中,自主品牌汽车除了价格亲民的特点,整体表现乏善可陈。在某段时间内,低价策略便是其应对市场打出的“王牌”。
不过,事实证明,凭借仅有的低价策略无法真正获得市场认可。
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恐怕直至今日也依然无法忘记贯穿2014年始终的自主品牌“十三连降”。可以说,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中,自主品牌品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苦涩。
自此之后,也让各大自主品牌暗暗下定决心,要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2016年7月,荣威品牌在整体汽车市场还在循规蹈矩发展时,率先提出了“新四化”理念,并推出了当时全球首款智能互联网汽车荣威RX5。这款集多种智能交互系统于一身的车辆上市之后,迅速成为热销车型。“新四化”概念一炮而红令包括合资品牌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效仿。很快,智能网联化布局成为新车的“标配”。如果新车没有搭载这一配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为年轻群体打造的车辆。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荣威RX5车型的推动,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未必会在智能网联化领域发展得如此之快。
开创互联网汽车新品类后,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荣威推出了全新RX5MAX车型,开拓智能座舱时代急先锋。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荣威RX5MAX延续经典家族律动设计语言,并首次融入“强韧”美学,得到消费市场的一致好评。
进入车内,荣威RX5MAX“赋空间以情感”,大面积皮质包覆、打孔头层小牛皮座椅配合BOSE沉浸式立体声音响系统、256色随心溢彩交互式氛围灯等高感知配置,打造视、听、触等多种感官的愉悦享受。
在交车仪式现场,记者随机采访到了一位刚刚成为荣威 RX5MAX车主的北京消费者霍良子。“身为80后的女生,我从小就对科技感兴趣,所以在挑选车辆时对车辆智能网联化功能特别关注。而在对比多款车辆后发现,这款独有多项‘黑科技’配置的车辆是打动我的关键。”作为荣威RX5MAX新晋车主,来自北京的消费者霍良子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年轻消费者十分看重车辆在智能网联化方面的能力。
而身为全球首款量产智能座舱,荣威RX5MAX实现从关注交互手段到专注驾驶员再到关注全舱乘员的三大升级。除在交车仪式中展现的SKYEYE天眼系统“刷脸”启动外,荣威RX5MAX还拥有BYOD多用户随心控功能,任一乘员都能自由控车;全新升级的AR-Driving实景驾驶辅助系统2.0,新增POI实景标签,导航体验再升级;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3.0-Pro首次采用融合语音引擎,配合人工智能语音形象,让人车交流更具温度。
在交车仪式现场有这样一个细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晋车主们纷纷“刷脸”登录系统,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全新出行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荣威RX5MAX拉动了相当于其自重21倍的大飞机,是首款完成这项挑战的自主品牌车型。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高品质是必备条件,再加上“新四化”的赋能,荣威具备向未来发起挑战的勇气。
在我们传统观念之中,12年恰好一个轮回。而站在13岁生日的节点,也是品牌下一个轮回的新起点。汽车的转型,是汽车产业变革的转型,更是研发理念的转变。传统汽车企业将在保留自我优势的基础上,汲取他人优势和养分,打造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好产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