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专栏
吉林 坚守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防线
作者:王峰


    ■本报记者 王峰
  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关乎孩子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关切问题,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一是组织排查检查,摸清监管底数。组织开展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儿童服装、校园跑道原材料、定配眼镜等6类产品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在这6类企业中,吉林省没有儿童玩具和校园跑道原材料生产企业,其他4类产品生产企业共计508户。在排查检查中,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企业数据库,为后续监管和监督抽查提供数据支撑和保障。同时将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企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确保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
  二是开展流通领域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秩序。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在“六一”、9月份学生开学季等重点时段,开展了校园、幼儿园周边的商场、超市、玩具店、学生用品零售店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是检查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及销售的产品是否存在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伪造、冒用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共检查经营户359户,对19户经营户进行了行政约谈。此外,还对全省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实体经营地、生产仓储地等场所进行走访,督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加强危险玩具、“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自查自清;督促电子商务经营者特别是平台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维权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引导学生和广大家长科学选购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是组织开展监督抽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组织开展了儿童玩具、童车、童鞋、童装和青少年眼镜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儿童用品749批次,其中5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7.61%。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一是由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处置、及时下架、退市,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二是依法严厉查处相关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并及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震慑不法经营者。这些措施有力地保护了儿童、学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家长放心、安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互联】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吉林 坚守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防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