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关注IEC大会
聚焦IEC合格评定体系助推新技术系统认证
专访IEC副主席、IEC合格评定局主席肖恩·鲍尔森
作者:姜馨


    ■姜馨
  10月25日,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在上海闭幕。日前,笔者围绕IEC合格评定体系概况,以及中国参与IEC合格评定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问题,对IEC副主席、IEC合格评定局主席肖恩·鲍尔森进行了专访。
一张证书 全球通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一个标准、一张证书、全球通行”日益成为各国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合格评定机构、贸易商、生产商、产品使用者的共同目标与追求。为满足电工领域全球贸易发展的需要,IEC顺势而为,相继推出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及零部件合格评定体系(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电气安全认证体系(IECEx)、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互认体系(IECRE)四大国际合格评定互认组织,并成立了管理和决策机构——合格评定局(CAB)。
  IEC目前是国际上唯一既关注标准也关注合格评定的国际性组织。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都是一个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相当于配方,合格评定相当于检验配方。如果一个企业表明自己的产品达到了某个标准,那就需要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证明其安全性,这个过程就是合格评定。为了使IEC的标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IEC会根据产品销售目标国的实际情况,允许某一领域的标准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肖恩告诉笔者,IEC四大合格评定组织的测试报告和认证证书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避免了重复检测和认证,缩短了产品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帮助数以万计的各国企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相关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覆盖全球99%人口,在便利国际贸易和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重系统认证 推动新技术全球化应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及零部件合格评定体系(IECEE)早期主要对电子产品、家电、灯具、带电玩具、开关等电子电气和零部件产品进行合格评定互认。近年来,该互认体系开始关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认证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了质量、风险、安全、能效及可持续性等诸多方面。成立于2014年的IECRE下设3个工作组,分别是太阳能工作组、风能工作组、海洋能工作组,其宗旨是建立和运作全球统一的可再生能源认证制度,推动认证结果在全球范围广泛互信。
  肖恩表示,IEC通过3个董事局,即合格评定局、标准管理局及市场战略局协同合作,发现政府、企业等各方的需求,发现新的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保证IEC与时俱进。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IEC更加注重系统认证。比如,将电子电气、能效和可持续方面的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系统性地认证,覆盖产品的各个方面。同时,IEC还致力于推动新技术的全球化应用,比如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方面,IEC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企业提供平台,将所有利益相关方聚合在一起。
中国对IEC合格评定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中国是IEC的6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6个最大程度接受和使用IEC标准的国家之一,目前有4600多名专家参与IEC标准和合格评定工作。
  肖恩告诉笔者:“中国在IEC非常活跃,在新技术应用和质量提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主导建立的LED认证成为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的国际认证制度。中国一直在输出本国合格评定实践,这对IEC合格评定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参与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意味着不仅仅是被动的规则使用方,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方,通过实质性参与,能够有效提升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事实证明,中国正由规则使用方积极转变为规则的制定方。这对中国,对IEC都是非常重大的改变。”
  对于中国如何在未来更有效地参与IEC合格评定工作,肖恩表示,10月18日举办的IEC中国特色活动——IEC合格评定国际研讨会,聚集了来自政府、合格评定机构、企业界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能够看出合格评定工作在中国受到的高度关注。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本国标准时,都应充分对接相关国际标准,否则,过多的国家标准会像一堵墙,把自己限定在里面,把世界隔绝在外面,严重阻碍企业走出去、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法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焦IEC合格评定体系助推新技术系统认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