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建新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分析了最新的黄金需求趋势:全球金饰需求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6%,至460.9吨;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减半,降至150.3吨;全球黄金供应量同比上升4%,至1222.3吨。
针对报告,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表示,从第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黄金需求有两个亮点。首先是在全球黄金ETF基金强劲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黄金ETF市场成为了整个亚洲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投资者受到金价上涨的吸引,大幅增持使得中国黄金ETF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增至17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即约50吨。
再看央储需求,中国的黄金储备自去年12月以来实现了“十连涨”,截至今年9月底,黄金储备共计1948.3吨,位列全球第七;第三季度增持相对平稳,达到21.8吨。中国国家外汇储备局对黄金的长期持有价值,以及在资产多元化上发挥的作用也给予了肯定。在全球政经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黄金储备的战略地位尤显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24K金饰因金价上涨而销量下滑,但大多数金饰零售商都在创新产品的销量上获得了增长。不论是3D硬金、古法金,还是其他创新型的金饰产品,都以独特的设计及工艺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金饰需求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下滑,降幅12%,至156.3吨,比近5年173.5吨的单季平均值低10%。由于国内黄金价格创下多年新高,中国金条和金币需求降至42.8吨,为3年来的最低水平。
简洁而广受欢迎的24K金饰在第三季度经历了两位数的销量下滑。此类商品在金饰市场占主导,因而其销量下滑拉低了总体金饰需求。但第三季度也有增长亮点。例如,许多零售商表示,3D硬足金、古法金等设计及工艺独特的创新金饰实现销量增长,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些高利润产品需求增长提振了金饰商本季的收益。但是这些创新产品市场份额小,单件重量轻,无法逆转市场需求下降的趋势。不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更轻便美观的金饰越来越受欢迎,长远来看这些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望增大。
回顾今年10月的国庆长假期间,原有的金饰消费热潮再次落空,而这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世界黄金协会认为,像在2018年全年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国庆假期作为购物型消费黄金周的势头衰减。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喜欢把钱花在体验式消费上。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国庆期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达7.82亿,同比增长8%。此外,中国内地的票房收入在黄金周期间同比增长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