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空调热战寒冬
作者:李燕京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李燕京
  价格战在家电领域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冬季,一场看似突如其来的价格战却让空调市场风起云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空调价格战不仅比以往提前了一个多月,而且各空调厂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就在于要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价格战全面打响
  11月26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再掀11.11百亿大让利”公告》,宣布从11月27日开始,按照与“双11”当天同类机型、同等价格的原则,对“俊越”“T爽”系列空调进行让利,定频空调最低1399元,变频空调最低1599元。
  随即,11月28日,美的空调启动了无风感普及活动第二季,同等配置机型和格力产品同价,同时,一级能效产品也开始降价:1匹和1.5匹一级能效挂机售价分别为1799元和1999元,与“双11”同期相比分别再降300元和400元,而且比格力的三级能效挂机只高出200元。
  其实,11月底的价格血拼已经是空调市场近期来的第二轮酣战,早在11月9日晚,格力电器就已经掀起了空调行业“双11”价格大战的浪潮。格力声称拿出精品机型和最优价格回馈消费者,变频空调最低1599元,定频空调最低1399元,总让利金额高达30亿元。
  11月14日,海信空调公告补贴,补贴在“双11”空调价格战中受影响的经销商;11月15日,海信空调再次公告补贴,补贴对象是消费者。海信方面称,2019年11月11日(含)前购买任何型号空调产品的消费者,在2019年11月15日至20日凭购买凭证到海信空调任一销售专柜,换购海信“舒适家”新风空调,可以享受直补1000元到3000元不等,并可获得免费安装服务和10年包修VIP金卡。而据记者了解,新风空调是海信今年推出的新品。
  美的空调则宣布在区域市场启动“保鲜行动”,承诺不销售生产日期超过一年甚至半年的空调,同时还宣称总让利60亿元。
  紧接着,海尔、科龙、奥克斯等主流品牌相继表示跟进,单台空调降价千元已不新鲜,部分型号单台降价甚至高达2000元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双11”,苏宁空调线上订单同比增长120%,格力全网全品类销售额超4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00%。
  正在给自己家装修的北京红莲小区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知道‘双11’各种家电都会有优惠,但没想到空调的优惠幅度这么大,我一口气买了3台。‘双11’过后见空调的价格不但没有恢复反而又来了一波降价,我索性把儿子家的两台旧空调也都给换了。”
目标瞄准年轻人
  引发降价潮的格力一直以强大的线下渠道著称,但此番格力却将一波接着一波的降价活动直接引到线上,引起80后、90后乃至00后消费者的关注。
  记者进入“董明珠的店”百亿补贴专区发现,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波优惠补贴活动中,除了空调机型在参与百亿补贴活动外,冰箱、洗衣机、电饭煲也都加入了补贴行列。格力电器称,格力将在三大平台之外扶持自有电商平台发展,希望将全国20多家销售公司和4万多家经销商网点纳入线上体系。
  就在格力利用补贴引流线上销量的同时,美的则在发力直播销售、网红带货——在淘宝直播上与薇娅合作,两分钟卖掉1万台(套)空调;在抖音上开展挑战赛互动活动,有跳转链接,可连到京东或天猫平台。美的集团中国区域总裁吴海泉表示:“我们的线上会员复购量不断积累,这些优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是说今年降个价就能打赢,这不可能。”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80后消费者刘斌说:“我买电器很少去实体店,不是因为方便,而是感觉在网上买能了解到的信息更多。网上一般都会有电器的各种参数列表,还有众多消费者的评价。可是去实体店就只能听促销员的介绍,信息渠道单一,不全面。”
  业内专家表示,如今80后、90后和00后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线上销量持续增长。这也意味着任何一家企业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补齐线上短板。降价、引流线上,不管以何种方式促销,赢得年轻消费群体的信任和喜欢才有前途。
小品牌将被淘汰
  明年,新的能效标准将实施,空调库存数量不容小觑。面对重重压力,降价促销成了空调行业的一条出路。在新能效标准实施前,大品牌展开降价促销活动,小品牌的市场份额被挤压。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认为,格力掀起“双11”空调价格战,一方面是想从其他企业手中抢夺更多线上份额,另一方面也源于空调行业自身的库存压力。他指出,国内空调市场一年的销量大概有4000多万台,而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9年家用空调的库存量已超过4800万台。作为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格力被认为在其中占比较高。
  根据新的空调能效等级标准,定频和变频空调将统一分为5个能效等级,现在的变频3级能效和定频1级能效均被划入4级,即非节能产品;现在的定频2级空调被定为5级入门级产品。业内专家预计,现在的定频3级能效产品将在半年内逐步被淘汰,主流厂商已经不再排产,都在抓紧时间出清库存,争取轻装上阵,迎接明年的销售旺季。
  据家电家居行业观察人士罗斌介绍,2016冷年到2017冷年是行业的丰收年,空调企业“活”得都很滋润,因此在进入2018冷年之后,空调市场上一下子冒出了二三百个新品牌,有的一家企业手上就有五六个品牌,最少的也有二三个品牌。这些新品牌的生存之道就是主打高性价比,因为那时格力、美的等头部企业的价格定位都“高高在上”。
  一位二线空调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不是“双11”市场份额被抢,而是如今的低价格一旦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空调行业的价格标尺,会强力压缩大量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毕竟头部企业更有规模成本优势,也更有资源实力去“杀价放血”。对于中小品牌而言,如果不愿意出局,就只能“亏本出货”,也有可能被迫“偷工减料压缩成本”,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将无法避免被淘汰的结局。
  一位在大中北京中塔店购买空调的消费者对记者说:“降价对消费者是好事,我不管什么占领市场份额、打击小品牌、清理库存,只要价格优惠、质量过关、功能合适,我就欢迎。竞争对消费者是好事。”“此次由格力发起的价格战,对行业影响力很大,杀伤力也很强。”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空调企业后续在“双12”、元旦、春节这些促销节点可能还会继续推进价格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家电】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空调热战寒冬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