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广大消费者期待有越来越多高品质新能源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新能源车发展 从推进品质升级做起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近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的目标。与此前产业发展规划相比,新规划更看重新能源车在整体汽车市场占有率,并非盲目追求数量提升。
  按照这一规划,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年销量将至少应该达到600万辆以上。而从目前情况看,今年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为130万辆左右,依此计算,距离5年后的小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如今,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由于合资、自主等新势力品牌不断涌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是能否打动消费者的关键所在。
推进新能源车顶层设计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迅速,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大关。
  目前,即便新车市场销量低迷,但新能源车依然呈现持续正增长态势。虽然销售总量未达预期,但国内汽车市场仍将毫无悬念连续5年蝉联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桂冠。
  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今年以来,多起因新能源车产品质量引发的事故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给尚处于成长期的新能源车市场亮起了“红灯”。
  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健康发展,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众所周知,实施产品召回有利于生产企业增强产品质量风险意识,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制度基础。而今,召回制度已成为提高产品品质、充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把利剑。
  3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交通碰撞、火灾等相关事故,新能源车三电核心零部件缺陷问题,实施报告制度,可能存在产品风险的实施召回制度。
  10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再次规范和加强新能源汽车事故监管,也体现出监管机构对新能源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了5次召回公告,涉及奇瑞、特斯拉、宝马和蔚来4个品牌超过2.7万辆车,主要问题包括动力电池包、安全气囊、驱动电机等。
  作为新能源车三大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质量决定着新能源车的产品品质,也是新能源车可能存在缺陷问题的核心方面。
  为了更好保障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方面的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稿》),《修订稿》中将家用电动汽车主要零件明确纳入三包范围,从深层次看,《修订稿》解决了消费者购车使用方面的一大后顾之忧,从长远看,《修订稿》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标准化带动品质升级
  “我们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大幅提升企业标准,为的就是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第一事业本部销售部市场科许珊珊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新能源车要兼顾经济和实用双重价值,车企要用高标准车辆尽力消除人们的不安情绪。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政府监管层面发出信号,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买信心。但企业的这种重视不应局限于产品出现问题后的主动召回上,更应落实到新能源车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环节中,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管控,以赢得更多消费者选择。
  为了持续优化新能源车标准体系,今年5月,工信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了2019年新能源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据记者了解,本次新能源车标准化工作首个重点领域就是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比如完成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充电连接安全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等标准征求意见;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技术审查。
  无论汽车市场如何发展,安全是消费者选择汽车产品的第一要素。只有安全性有了保证,消费者才会考虑到外观、内饰、空间等方面。
  近来接连发生的新能源安全事故,也让各大车企加速了车辆主被动安全的升级。以北汽新能源为例,通过全生命周期仿真技术和强合金型材技术,设计开发出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实测数据表明抗挤压能量强于国标6倍,提升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
  在2019年度C-NCAP第三批车型评价中获得91.6分的纯电动荣威MARVELX后驱版,则在车辆电池组四周以铝合金框架和厚实底板进行防护,配合六大高压电路安全管理策略,形成全面防护。
  参与新能源车多项标准化研究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宋霜宇在2019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年会新能源汽车发展分论坛上表示,传统燃油车是没有事故碰撞后水泡和火烧量化指标的,但对于以电力为主要驱动能源的新能源车就显得十分必要。新能源车国家标准增加了水箱框架和底盘等相关事故车判定标准规范,以便消费者容易区分车辆品质,避免购买发生重大事故的二手新能源车辆。
新能源车满意度逐步提升
  “目前新能源车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对于一个发展仅有10年时间的事物是一个正常现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都表示,在寄希望于消费市场宽容理解的同时,也要求汽车企业尽快满足消费需求。
  11月26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CASCI为78分,同比提高3分,比燃油车低2分。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满意度呈逐年递增态势,与传统燃油车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9年纯电动车百辆新车故障发生120次,有关“三电”故障率明显减少,用户提及的主要问题是内饰异味重、续航里程不正常衰减、风噪声大。
  中国质量协会相关人士分析指出,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电池性能评价最低,主要是续航和电池慢充的性能得分低,未来厂家应重点提升驾驶操控和电池性能。
  近年来,消费者关心的续航能力有了显著改善,市场上不乏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车型。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在实际用车过程中,鲜有车辆能真正达到厂家宣传的续航能力。
  进入冬季,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在北方城市的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续航大幅衰减现象,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针对这种现象,国家科技部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新能源车宣传的续航能力与实际表现有明显差距,这会误导消费者。未来,业内会商讨并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避免这种“高标低开”的现象发生。
  在他看来,将车辆真实续航能力呈现给消费者,是负责任企业应尽的义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2019中国消费·维权高峰论坛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能源车发展 从推进品质升级做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