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瑞幸咖啡推出无人咖啡机和无人售卖机。
■王小月 文/摄
经历风口过后的无人零售,在2019年已鲜有人提起,而2020年新年伊始,瑞幸咖啡却发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luckincoffeeEXPRESS)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luckinpopMINI),正式进入无人零售赛道。
据了解,“瑞即购”产品品质和口味将与瑞幸咖啡门店相同标准,消费者通过APP下单,到机扫码取餐,获得与门店相同的消费体验。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也通过与全球产品供应商深度合作,让用户在享受到无人售货机便利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与电商相同的价格。
在近日瑞幸举办的智能无人零售战略发布现场,瑞幸咖啡CEO钱治亚表示:“无人零售、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体系。同时,瑞幸咖啡正在致力于构建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产品闭环的智能零售平台。”
无人零售模式始于2017年。当年6月,第一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落地上海,并获得GGV等风投的1亿元投资。此后,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大量涌现,互联网企业、品牌便利连锁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然而,人力维护成本高、高货损、标品毛利低等问题,使得这一模式饱受诟病。自2018年以来,不少无人零售领域的明星企业已经销声匿迹。
当初,人们热议的“无人”“有人”哪种方式更便捷,“无人”能否取代“有人”的话题,现在在许多人看来更像是一个笑话。而在此时,瑞幸咖啡希望通过无人零售模式来完成对市场的进一步覆盖,是否有些冒险?
据钱治亚介绍,“瑞划算”无人零售终端机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个场所,并和现有的瑞幸门店网络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无人终端会与公司智能系统无缝对接,运用IoT物联网、大数据和人脸识别等先进科技,创造全新客户消费体验。
众所周知,成立不足三年,主打“无限场景”的瑞幸咖啡一直在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尝试各种零售模式,经历前期不断的亏本补贴和市场培育后,获得了大量流量入口。
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对外公布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累计交易客户数也已超过4000万人,仅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用户数约1000万人。
“无人零售虽然是资本市场的回锅肉,但用现成的品牌和大数据来反向驱动,成功率极高。”瑞幸咖啡CMO杨飞在社交平台表示。
此前瑞幸通过大量补贴获得的流量与用户,能否持续地助其提高转化率,进而完成在无人零售市场的布局?种种事实证明,无人零售模式的可持续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和更多的技术创新,急于求成的话,很难有所建树。
沉寂许久的无人零售赛道,这一次会因瑞幸的加入再度热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