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揭秘假口罩的暴利链
假冒3M口罩是如何涨价20多倍卖给消费者的
作者:黄勇泉 张薇 张文章


    ■黄勇泉 张薇 本报记者 张文章
  一个假冒的品牌口罩从批发商到零售商,价格从1.3元/个飙升到29.5元/个。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经过几天深挖彻查,终于查清这起厦门首例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件,并向公众揭开这个造假的暴利链条,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认真识别。
高价网售口罩遭举报
  1月25日,厦门市的一位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在厦门市思明区角滨路一家便利店下单购买了6个3M防尘口罩,总价177元,平均每个售价29.5元。而此前单个3M防尘口罩的市场零售价基本在5到15元之间。消费者认为,该便利店存在哄抬物价嫌疑,举报到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
  接到举报后,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很快展开了调查取证工作,发现所查情况与举报人所述基本相符。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科科长张剑锋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认定商家一个普通的防尘口罩卖到将近30元,大大高于往常售价,已涉嫌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决定对该便利店予以依法立案调查。”
紧追不舍发现“大鱼”
  调查中,执法人员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及对违法行为的敏感性,发现案情远不止那么简单,这家便利店的口罩货源存在问题。
  据便利店当事人供述,货源来自厦门市开元路某日用品店。1月28日下午,执法人员前往开元路这家日用品店进一步核查货物来源,现场发现该店店门紧闭,处于歇业状态。为了让案件调查尽快水落石出,执法人员连续多次拨打店招上公布的电话,要求经营者过来开门接受检查,而此次现场检查的情况成为案件查处的重要突破口。
  本来,此次检查最初目的只是为了查实涉案的角滨路这家便利店从这家日用品店进货3M口罩的数量、价格等相关事实,但执法人员在日用品店现场检查中发现,这家店在售的3M9001、3M9001V口罩上面的标示印刷字体较为模糊,包装相对简陋,极可能为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一方面稳住经营者,询问其进货来源;一方面立即上网进一步比对正品与现场存货的区别,提高线索的研判准确度。经详细谨慎的对比后,执法人员初步断定该批3M口罩为假冒伪劣产品。
联合办案查清源头
  随后,思明区局立即将涉案产品发给3M公司的授权委托人明尼苏达矿业制造(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予以鉴定,并得到初步反馈确认为假冒产品。
  这批假冒3M口罩究竟从何而来呢?1月29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主动联系思明公安分局,在思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配合下,共同两次入户寻找相关经营者配合调查,力排经营者的各种推诿阻扰。为了不给违法经营者可乘之机,执法人员连续奋战,迅速查清该批次假冒3M口罩从1.3元/个卖到29.5元/个的暴利链条。
  该批次口罩系厦门一家商贸有限公司以1.3元/个的价格从安徽省某供货商进货,然后该商贸有限公司以1.5元/个的价格批发给厦门市湖里区的一家百货经营部。百货经营部以8元/个的价格销售给思明区开元路这家日用品店,日用品店以20元/个的价格销售给思明区角滨路这家便利店,便利店最终以29.5/个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从供货商的1.3元/个,到最终卖给消费者29.5元/个,这款假3M口罩的价格,足足翻了近23倍。
  至此,厦门首起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件尘埃落定。思明区市场监管局认定开元路这家日用品店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三无”一次性口罩,还以最高达150%的利润销售口罩,已涉嫌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产品、“三无”产品的违法行为。2月6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决定对这家日用品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处以合计8.5万元的罚款。对于此案中涉及的其他违法经营者,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已经分别立案调查,等待它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中国消费者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揭秘假口罩的暴利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