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宅消费”遇见春节档 2020电商挺起中国年
作者:陈听雨


      春节长假期间,举国同心抗击疫情。为隔绝病毒,数亿人选择宅在家中足不出户。在此情况下,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确保物资充足所依赖的重要渠道。从感冒药到消毒液,从食品到生活必需品……多家电商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线上消费较往年激增。各大平台总体上供应稳定、物价平稳,消费者需求得以保障。
“宅消费”三大关键词:做饭、充电、看直播
  民以食为天,宅在家里,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据淘宝数据,2020年春节期间,小火锅、方便面、烘焙小蛋糕成了宅家三大美食。2月以来,登录淘宝搜索“小火锅”的人增长了30多倍,搜索“方便面”的人增长了200多倍,搜索“烘焙半成品”的人增长了100倍。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春节消费大数据显示,今年元宵节前夕,线上汤圆的销量增长非常明显。黑芝麻汤圆线上下单销量是去年同期的2.3倍,花生、豆沙馅汤圆线上下单销量超过去年同期的2倍。春节期间,京东全站包括米面粮油及乳制品等在内的民生类商品成交额增长154%,饮用水增长1.54倍,食用油增长1.43倍,乳制品增长也在1倍左右。京东小哥们手提肩扛,共计为消费者供应了约1.9万吨米面杂粮,超过1500万包方便面。
  另据苏宁大数据显示,社区用户生鲜购买需求上涨明显。相比2019年12月同期,今年1月苏宁菜场订单量环比提升超650%,大份量大白菜、土豆等菜品旺销,重现冬储性消费趋势。
  在广大农村地区,5G+淘宝直播迎来了数字农业的爆发期。涉农商家通过免费开通淘宝直播,推动原产地农产品标准化。2月8日至10日,海南滞销蔬果通过淘宝、天猫卖出超过500吨。
隔离病毒不隔爱异地订单传亲情
  今年春节,太多国人为抗击疫情放弃了和亲人团聚,而一份份网上下单发往异地的订单寄托着浓浓的亲情和解不开的乡愁。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消费的一大特点是,异地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尤其是发往一二线城市的订单大幅增加。其中发往福建(增长98.64%)、海南(增长93.58%)、广东(增长82.62%)、浙江(增长62.67%)和四川(增长62.1%)等省份的异地订单数增速位列全国前五。从品类来看,食品饮料和生鲜类产品依然占重要地位。
  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的游子无法回乡,从老家发往大城市的“惦念”也增长迅速。例如作为人口输出大省,四川的反向订单主要发往重庆、广东、上海等省市,而河南发出的异地订单量接近去年的200%,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一张张订单的背后,是老家亲人们对在外地打拼、不能回乡游子的牵挂。
防护、清洁、杀菌电商力保健康产品供应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大电商平台春节期间医药保健、处方药等健康卫生产品的订单销量明显增长。
  京东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7日期间,板蓝根、维生素C泡腾片、感冒灵颗粒、对乙酰氨基酚、小柴胡颗粒等一系列感冒退热药品,销量较上月同期环比增长5.5倍;血氧仪销量环比增长18倍;体温计销量环比增长11倍;消毒酒精品类销量环比增长20倍。
  疫情当下,提高自身免疫力、勤洗手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手段。春节期间,京东向全国市场供应了300万瓶洗手液、180多万瓶消毒液、70多万瓶除菌洗衣液、近40万瓶衣物除菌剂、29万袋消毒湿巾、18万瓶洁厕剂等。
  另据苏宁数据,今年春节期间,维生素C销量同比增长421%,消毒洗手液销量猛增2315%。为阻隔空气传染病毒,杀菌小家电销量也明显上升。苏宁数据显示,消毒柜销量同比增长205%,干衣机销量同比增长36%,空气净化器销量同比增长83%,壁挂新风及新风系统销量同比增长304%。
(陈听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宅消费”遇见春节档 2020电商挺起中国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