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个护美妆跨界消杀 盲目扩张提防过剩
作者:高原
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中,除了口罩外,消杀类产品如洗手液、消毒液的需求量也日益激增,成为眼下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近日,少数拥有生产资质的美妆企业试图跨界消杀领域,生产抑菌洗手液。
●消杀市场近况
  据了解,市面上的洗手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标有“卫消证字”的杀菌抑菌类洗手液,一种是标有“卫妆准字”的洗手液。后者的功效和普通的洗面奶类似,而前者需取得卫生许可证和“卫消证字”许可批件才能生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销量飙升。
  消毒剂根据原料不同,细分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也不尽相同。若以成分分类,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主要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等9种。2003年“非典”后,国民消毒意识提升,助推了消毒剂产业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的5年间,我国消毒液市场平均每年增速达5%,并在高端消毒液方面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进口增速放缓,低端消毒液仍保持较高出口率。另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我国消毒剂产业产值逐年提高,但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消毒剂产业产值约为103.4亿元,较2018年增长0.57%,其中,84消毒液产量约为49.3万吨,手部消毒液产量约为4.37万吨,75%医用酒精产量约为7万吨。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从省份来看,消毒液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靠近原材料、人口大省和消费大省。山东省相关企业最多,超3300家。其余省份还包括河南、安徽、四川、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大省。产业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不仅体现在经济发达,更体现在医疗消毒液、工业消毒液需求旺盛。
  尽管消毒剂行业企业数量庞大,但疫情在春节期间突袭,因需求量突然上升和复工及时性等因素,消毒液短时间内仍存一定短缺,一些企业开始改行加入消杀类产品的生产当中。
●商家态度不一
  从淘宝近期洗手液的搜索人气看,免洗洗手液、杀菌消毒洗手液、免洗洗手液便携等关键词攀升。笔者了解到,国内一些具备消字号生产许可证资格的企业在紧锣密鼓地安排洗手液、消毒液的生产线。
  伽蓝集团此前表示,该集团旗下自然堂、春夏、珀芙研三个品牌会陆续推出消毒类洗手液产品。目前已经推出自然堂免洗手消毒凝胶和卫生湿巾,后续即将推出春夏免洗洗手液、珀芙研免洗消毒洗手液等。
  而上海家化本身就有洗手液业务,其中含艾草成分的六神洗手液常常在电商平台断货。宝洁旗下的舒肤佳抑菌洗手液和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另外舒肤佳还有儿童洗手液产品。宝洁近日对媒体表示,不会因疫情消杀用品需求量暴增而开拓新的业务线。
  对于不少品牌试图开辟洗手液业务,一位日化业内人士称,受原材料和延期开工影响,大型日化企业无法保证备货充足,但其优势是跟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物流合作关系稳定,而新入局者很难有这个优势。“众多老牌日化企业在洗手液领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况且洗手液属于大日化产品,对技术要求比较低,老牌日化更有优势。”也有的企业人士这样解释为何自身不涉足洗手液业务。
●入局须谨慎
  受疫情发展影响,消杀用品成为爆款。但业界评论认为,在众多美妆、日化企业扩大产能欲攀消杀类产品风口的当下,执着于扩大生产并无必要。现阶段生产消杀类产品一定程度是为了保障防疫需要,盲目扩大产能此后将可能陷入产能过剩。
  “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确实培育了新的消费习惯,比如积极购买消毒类日化产品,可疫情过去后需求不会像现在这么旺盛。”有观点如是表示。
  资深配方工程师潘广乐认为:“很多化妆品企业想入局抑菌洗手液、消毒液的项目,其实没那么简单。单就厂房层面说,目前抗抑菌剂、消毒剂是不能和化妆品共线生产的,需要独立的车间和生产线,设计厂房时需要按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版要求进行对应设计,如果是生产属于危险品性质的消毒剂,厂房需要进行设计相关的消防措施。”
  一位从事植物原料洗手液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短期内,消毒剂类产品或短缺;长远来看,疫情过后,消毒剂不可过度使用,否则对自然环境不利。” (高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个护美妆跨界消杀 盲目扩张提防过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