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接触 效率高
政务小程序挺好
作者:李燕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李燕京
  疫情期间,从国家到地方纷纷推出政务类小程序,以满足人们办事不接触的防疫需求。这些政务小程序涉及方方面面,小到查找发热门诊、同乘人员、就业,大到办营业执照、申领国家补贴、政策发布,应有尽有。记者体验发现,这些政务小程序功能强大又全面,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办事需要。
数量激增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推出了网上登记、审批、办证等各种政务小程序。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政务小程序,就连一些区县政府的职能部门也都推出了小程序。
  记者登录河北省“冀时办”支付宝小程序发现,在操作时只需“刷脸”就能在线办理查询、缴费、申领证件、预约登记等千余项政务服务项目。据介绍,“冀时办”小程序能为用户提供丰富便捷的各类服务:个人用户可办理便民缴费、公积金查询提取、社会保障服务等业务;企业用户可以查询企业信用、申请各类证照并跟进办事进度。用户只需登录支付宝手机APP,在首页搜索“冀时办”就可进入小程序,选择自己所需项目并实现手机端办理。
  上海市推出的“随申办”微信小程序目前已接入包括医疗、交通、出入境等700余项关注度高的政务服务功能,以及50类电子证照办理功能。进入该小程序后,记者看到,个人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办理户籍登记、行政缴费等事项;企业用户可办理资质认证、年检年审、招标拍卖以及电子营业执照申办等事项。此外,在电子证照及个人信息方面,“随申办”小程序汇聚了三金记录、健康档案、学历学位、交通违法、信用报告等个人名下相关档案信息以及个人历史办件、支付、物流等内容的信息查询。
  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的小程序上线了“出入境信息一键通”查询服务,向社会提供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临时入境管制措施和我国口岸通行情况;截至3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依托电子税务局实现90%以上的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教育部推出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小程序可提供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打烊”的服务,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见面也能完成招聘工作……数字技术在加速政府服务理念转变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记者发现政务类小程序主要在微信、百度、支付宝三个平台上发布,有的小程序同时在上述三个平台上都能找到,查询与使用非常方便。
高效便捷
  有了政务小程序,人们办理很多事情时就不用跑腿、见面了,就连申领补贴、法院开庭都可以在小程序上轻松完成。
  3月2日下午3时,杭州市民洪丽青打开杭州政商“亲情在线”数字平台,填写资料后按下确认键,很快,她的支付宝上便收到了从杭州市政府账户直接汇入的500元抗疫租房补贴。
  原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州出台了“企业员工租房补贴”等多项惠企惠民政策,并在3月2日正式上线了“亲情在线”数字平台,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只要一键点击,就能“码”上领取。这笔“点对点”在线发放的补贴,从确认到发放用时不到2分钟。“过去总觉得政府部门离自己很遥远,可在数字平台上看不到层层申报审批,该享受到的政策补贴清清楚楚,感觉政府的服务就在自己身边。”洪丽青说。
  目前,通过政务类小程序就能在网上办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山东省平度市人社部门利用大数据和云服务,将企业参保登记、社保费征缴、职工退休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等185项经办事项搬到网上,通过人社官网办事大厅、“青岛AI人社”等途径办理各项业务,确保特殊时期各项业务“不打烊”“不关店”。截至目前,平度市网办社保业务达3600余件次,在线办理率达95%。
  据山东省大数据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山东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与国家相关平台互联互通,省级900余项申请事项已完成统一业务出入口整合,25个省级自建系统共398项政务服务事项正在进行迁移或对接。
  厦门警方表示,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办理居住证、居住登记业务的,建议通过“i厦门”“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或通过“e政务”便民服务站自助办理。近两年内在公安机关办理过登记指纹信息的居民身份证,因丢失、损坏需要申请补换领居民身份证的福建省户籍居民,可以通过关注“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公众号申请补换领证件。居住证签注有效期限以系统登记日期为准,居民也可通过“e政务”便民服务站自助办理签注等业务。
  北京市公安局近日也发布通报称,通过推行网上办理业务、延长指标证件期限等多项举措,进行“不见面”审批。
功能齐全
  政务网站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用率始终不高,这次疫情期间推出的政务小程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热捧,使用量节节攀升。
  使用过政务小程序的北京市民刘先生说,现在的政务小程序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平台式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连接各部门,不管办什么事都能找到接口;还有一种是专注一个类别的小程序,比如交通类,只要跟交通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办理,非常方便。
  据了解,“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是去年6月推出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百度、微信端都可以找到。记者从微信端进入该小程序后发现,其涵盖的内容一点都不小,可以一站式直达全国各地区、国务院各部门的政务服务平台。首页提供了防疫信息码、公积金、人社服务等热门服务,在“我的证照”中还可添加个人证照,方便快速查找信息。记者实名认证之后发现,不仅能查询到自己的公积金信息、社保信息,还可以查询各种证件信息,包括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结果、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等。“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还有一项对残障人士服务的功能,以往残障人士申请补助或者领取残障证件都需要去当地办事大厅窗口提交书面材料后才能领取,现在可以直接在小程序里提交材料,证件下发之后还可以直接邮寄到家,省去了来回跑路和反复提交资料的烦恼,省时又省力。
  数据显示,2020年3月5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累计访问量已达10亿次,总访问用户超过1.6亿人,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600万人,累计业务办理量超过9700万次,其中防疫信息码服务使用量更是达到了1.22亿次。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和企鹅新媒体学院联合发布的首份广东政务小程序报告——《2019广东政务微信指数报告及政务小程序发展态势研究》显示,广东政务小程序的“忠实用户”群占比为40.9%、“潜在忠实用户”群占比为32.8%、“普通用户”群占比仅为为26.3%。其中,被使用最多的是“警务类”小程序,接下来依次为“交通类”“群团组织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等。
  小程序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记者表示,希望疫情期间推出的各类“云审批”等服务不只是权宜之策,而是成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效能的长期机制。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政务小程序挺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