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1360万份盒饭安全零事故
作者:罗勇 吴采平
图片
图片


    图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为保障方舱医院餐饮安全,推出“无接触式”食品快检。
图二: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管局为方舱医院送餐。
■罗勇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4月8日零时,湖北省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记者从武汉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疫情期间,武汉市400多家餐饮企业共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的集中医疗点、集中隔离观察点、援汉医务人员集中居住酒店等集中供应超过1360万份盒饭,实现了食品安全“无投诉、零事故”,为武汉最终战胜疫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动餐饮单位恢复供应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餐饮食品安全保障迎来空前“大考”:保障3.56万余援汉医务人员餐饮服务,保障所有定点救治医院和方舱医院食品供应安全,保障所有集中隔离点餐饮服务。而此时,正值春节前后,武汉“封城”,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工少,人员返岗难,食品原材料、餐盒短缺。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订立目标:“坚决做到不让人等饭,只能饭等人。”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时,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与武汉市餐饮协会、志愿者齐上阵,动员餐饮企业参与保供,一家一家找、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打消经营者顾虑。同时,与武汉市交管部门协调,帮助餐饮企业接回部分员工,解决用工难问题;为供餐单位解决电子测温枪、口罩、酒精等急需的防护用品;帮助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许可证,解决运输问题;联系协调菜品供应商,特别是武商、中百等大型商超保障食材供应,既解决了供餐单位食材供应问题,也保障了食材的源头安全。
  记者了解到,战疫情最紧急关头,武汉市共发动了400多家餐饮单位“逆行”恢复供应。雷神山医院的食堂缺少防疫物资,武汉市江夏区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了一批额温枪、防护服、口罩、酒精等送去,帮助食堂集中力量投入餐饮供应。
确保盒饭中心温度不低于60℃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前期疫情防控期间,盒饭需求量大,参与供餐单位多数没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没有大批量盒饭生产配送安全管控经验,食品安全风险大。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紧急组织力量制订了《武汉市餐饮服务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疫情期间食品安全把控流程》《热藏盒饭的监管》等规定,对供餐单位进行指导。
  根据规定,供餐单位制作盒饭不能采购高风险和不便保存的食材,菜品中心温度不能低于60℃,保存期限不能超过4小时,分餐间(区域)空气、台面、容器要消毒,分餐人员要洗手、更衣,迅速完成分餐后,要及时进保温设施,避免分餐环节污染或温度过低增加细菌增殖风险。
  为了强化疫情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武汉市和各区市场监管部门两个多月来完成供餐单位检查10768次,专项抽检、风险监测、现场快检5175批次,供餐食品安全保持“零事故”。
全程无死角拍摄餐品加工过程
  “多一分接触就多一分风险”,疫情给食品安全保障带来严峻挑战。据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在疫情防控期实行食品“无接触”快检。餐饮企业首先向监管部门提供每日食谱,监管部门从中确定抽检样品后,供餐单位将需要检测的食品原材料整理打包放在约定好的位置,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取得样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公示,全程没有人员接触。
  同时,为避免频繁进入操作间,造成交叉感染,监管人员还运用“明厨亮灶”或手机视频等无接触式检查,通过视频全程无死角拍摄餐品加工过程,查找问题和隐患,确保既能指导供餐食品安全,又能做好疫情防控。
  随着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援汉医护人员陆续撤离,出院人数增多,目前武汉市集中供餐压力有所减小,但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要求重点场所供餐模式依然延续“战时标准”,食品安全继续从严加强监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360万份盒饭安全零事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