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为企业把脉开药方
福建省漳平市市场监管局助企复工侧记
作者:张文章


    ■本报记者 张文章
  为全面深化落实“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的工作要求,福建省漳平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积极作为,根据当地企业的不同情况,逐一制定助企复工复产方案,有序助力辖区企业防疫抗疫、复工复产。在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不少动人的助企复工故事。
特事特办打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多亏了漳平市桂林市场监管所帮助,把已关停的化肥公司营业执照保住了,我们顺利地拿到了化肥厂转来的医保金,及时购买了口罩、消杀液等防护用品,让我们安心在新的工作岗位(漳平市正昌化工有限公司)上班。”近日,原漳平化肥有限公司职工李某如期拿到了其社保养老金和伤残补助金,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原来,原漳平市化肥有限公司因联系不到经营场所及相关负责人被列入经营异常,导致企业无法招投标、正常转账、合同签约、缴纳税收及处置盘活固定资产,漳平市桂林市场监管所主动找到企业相关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全面了解公司歇业后的经营方向,及时为企业“把脉”,开出“药方”。
  该所按《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简化程序规定,在第一时间予以移出经营异常,让企业经营状态及银行转账恢复正常,确保对原企业下岗在册76名特种工人按时发放工资,并连同对200多名下岗职工共同缴纳医、社保基金,顺利地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开工建设许可,得以搭建新的标准化厂房,打通了企业盘活固定资产、保值增效通道。并向企业负责人宣传了年报的有关事项以及不发年报的法律责任。
对症下药帮助企业渡过复产难关
  受疫情影响,漳平金鑫硫酸化工有限公司在复工复产过程也遇到了难题,漳平市桂林市场监管所了解情况后,对症下药,及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紧缺、价格上涨,导致产能下压、亏本经营的情况,主动帮助企业联系原材料供应企业,压低进货价格,加大进货量,拓宽进货渠道。针对企业口罩资源匮乏的情况,帮助企业联系口罩生产企业,通过“企企”对接确保每个员工每天都能用上新口罩。针对疫情期间工业、建筑业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导致产品库存积压、价格骤降,仍然难以找到买家的情况,该所帮助企业联系了几家已经复工复产的工业、建筑业企业,提供市场销售信息,拓宽销售渠道,清库存、增效益。
主动作为关爱台企助力发展
  漳平市永福市场监管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主动关心台企台胞,通过上门入户指导、挂钩包户指导等方式,积极为台企复工复产“划重点”“列清单”、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保障,助力辖区台企有序复工复产。
  当得知福建漳平清境休闲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有5000余羽红脸番鸭出现滞销,且每日的饲料费等成本达2000余元,永福所及时主动帮助联系辖区企业、餐饮业等,帮助销售企业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了解到福建漳平生富农场发展有限公司近期准备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该所主动靠前,做好申请办证前期服务指导,指导企业完善申请材料、生产车间布局等。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企业把脉开药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