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未成年人玩游戏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企业要积极作为,回应社会关切,构建网游消费全流程的 “防御系统”,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社会责任。
■潘铎印
据深圳市消委会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量跃居网络消费投诉第一位,共4472件,是去年同期的10倍。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游戏充值消费环节尚未需要进行身份二次认证、未成年人二次退费申述被驳回等。据了解,目前,网络游戏公司基于已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进行游戏用户年龄划分,以此限制未成年人付费行为,而针对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的消费行为,网络游戏公司尚无二次身份认证环节,许多未成年人在知晓成年人支付密码后,进行过度充值消费。
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业发展迅速,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社会问题。据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人,其中21.8%的上网者年龄在20岁以下,不足10岁的网民约有2900万人。
加强未成年人玩游戏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少家长抱怨游戏企业“唯利是图”,极力开发让玩家喜欢的爆款游戏,想方设法地用每天打卡、团队合作等互动方式吸引用户,纵容“成瘾性消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
同时,网络游戏公司身份认证环节缺失,导致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过度充值消费现象频发。笔者认为,网络企业应建立网络游戏账号注册、充值消费“双认证”。一方面,游戏公司在账号注册、消费充值环节,引入指纹、面部识别等技术对游戏玩家进行强制身份验证,对未成年人用户进行有效识别,实现有效控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长;另一方面,家长应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账号,以便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并避免让未成年人知晓支付密码,主动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相对安全级别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杜绝未成年人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网游过度消费,监管不能缺席。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控游戏版号,限制娱乐时间,努力形成新规则、新生态,引导游戏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发展。互联网企业要积极作为,回应社会关切,构建网游消费全流程的 “防御系统”,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合适、优质的数字娱乐内容,通过生产价值导向正确、文化内涵丰厚、寓教于乐的优质精神文化食粮,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